gu903();一晃三年时间过去,豆蔻少女到了如花的年纪,亭亭玉立。宋大少爷又不是什么持身中正的人物,自然私下里就有了勾连。一来二去了,宋大姐就有了身孕。这下子,可不就得罪了大少奶奶。大少奶奶也是官家出身,身份高贵,又有手段,自己都没有出面,几个回合下来,就让当家老夫人亲自出手,打死了宋大姐。一尸两命。
关于宅斗的部分,也算得上是婧瑜的专业领域了。只需要从大少奶奶的丫鬟嘴里套出来一点点消息,就可以联想出差不多整个过程了。何况这只是太低端的争斗了。
亲姐姐的仇,是不可能不报的。尽管这个亲姐姐离家之后再也没给家里传过消息,终究是一个娘胎里爬出来的。
婧瑜向来不崇尚暴力,她讨厌见血,能用毒的从来都不会动刀动枪的。
三天之后,宋家老夫人暴毙,大少奶奶悲伤过度,在灵堂上晕倒。之后就得了疯病,总是大喊大叫的发疯。宋大少爷离奇不举。宋家一时间人人自危,下人们都传说是被宋家老夫人害死的甜姐儿回来报仇,宋老太爷请了和尚道士到家里做法,又把甜姐儿的名字按大少爷的平妻身份记上了族谱,世代享受宋家的香火供奉。宋家这才消停了。再没有新的人得怪病。不过已经生病的,都没有好。
房租到期的时候,婧瑜没有再续租,姐弟几个又收拾好了包袱,再次上路了。弟弟妹妹们已经知道大姐的事情,只是大姐走时,只有宋小妹已经出生了,也才两岁多一点。宋二小和宋小弟都还没出生呢。之后也没有联系。所以也就谈不上多深厚的感情。伤心也就是一下子的事情而已。
小四两走路已经走得很稳,也开始学说话了,不过也只会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出崩。现阶段也就是会叫娘,饿,抱和一些象声词的程度而已。小家伙近来吃得饱,也吃得好,又有婧瑜用空间灵液调理身体,长得很快,样子也越来越可爱了。
宋家的几个小孩因为最近营养跟得上了,身体都长得很快,特别是两个男孩子,身高跟风吹似的长。也不像之前那样整天有气无力的了。
下一站,就是秋安府了。秋安府离秋水县还有三百多里地,婧瑜这一次可不打算再走路过去了。实在是太折腾也太慢了。
花三两银子雇了一辆牛车,姐弟五人挤在狭小的车厢里上路了。老牛车晃晃悠悠的走了七天,才把她们送到秋安府,婧瑜都快被颠散架了。孩子们倒还好,他们能在车上活动,没像婧瑜跟宋小妹那么累。
秋安府做为全国七府三十三县中第三大的府城,下辖六个县城,五百多万的人口,光是府城就有超过二十万人,既使在这乱世中,虽然有些破败,人也有些死气沉沉,但也算是很繁华的城市了。
宋家几姐弟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眼睛都不够用了。看什么都新鲜。
怎么说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吧!外面一路走过来,虽然还没到饿殍遍野的程度,可是四野荒凉,十室九空,已经很惨了。要不是秋安府离京城近,叛匪们还没有打过来,他们这一路还不知道怎么过来呢……
婧瑜打算在秋发府长住了,宋大哥和李六还不知道在哪里,还不知道要找到什么时候,找他们可比找宋大姐费劲多了。
卖人参的钱花去了三分之一,还剩下二十两了。这一次还是租的小院子。只是大城市,租金明显要贵不少,一个月光租金就要二两银子。不过好在,安顿下来了。
接下来,就是挣钱,然后找人了。
第118章进击的二丫(3)
婧瑜考察了不少时间,最终决定做野菜饽饽卖。乱世的人买不起太好的,有口吃的就不错了。野菜饽饽又便宜又顶饱,一文钱就能买两个,对饿极的人来说,也算是救命的好东西了。
婧瑜先是到粮店花了一两银子买了三百斤麦麸,三百斤米糠。本来是卖两文钱一斤的,店老板看婧瑜买的多,给便宜了不少,还给送货到家。
之后,又到菜市场,跟几家卖菜的订了每天到家里送十斤野菜,一文钱一斤。
又买了两口大锅,几个大蒸笼,再订上每天的柴禾。做出来的野菜饽饽还有一倍的利润。小妹和二小都能帮上忙了,婧瑜也不用所有事情都自己做。
开始的时候,每天做百十来个饽饽试着卖。销路很好,婧瑜就一点点加量,不过她早上寅时就起床蒸野菜饽饽,忙忙活活一整天,最多也就能做出来五六百个。
干了一个月,挣了五两银子。弟弟妹妹们的干劲足得很。婧瑜可不想一直这么辛苦,实在是不值当。她有那么多金手指,结果却只能每天苦哈哈的做野菜饽饽挣钱,也太丢人了。
这时候,人工这么便宜,只要有人肯收留,不要工钱,肯管饭就行,不知道多少人抢着干活。她又是卖吃的,还会少了给人吃的?所以婧瑜很快收留了两户难民。自己从厨房脱身出来。
王家两口子带着两个十来岁大男孩儿,占了左厢房一间房,剩下的两间当库房。赵家老两口带着一大家子,儿子儿媳加上五岁的孙女一家三口和女儿女婿和一个七岁的外孙一个两岁的外孙女一家四口。住在右侧三间厢房里,挤挤也就住下了。婧瑜带着几个孩子住正房的三间。
这一下子就住进了八个大人和五个孩子,蒸锅都没地方放了,要在院子里搭出个棚子来做厨房。
这两家是婧瑜精挑细选过的,她做了这么多次任务,用过的下人多了去,这点识人的眼光还是有的。果然,赵王两家住进来之后,勤快得很,不只婧瑜不用再忙了,姐弟几个都不用再被烟熏火燎了。只有宋小妹不放心,每天都要往厨房跑上十次八次的才行。
人一多,原来的两口锅就不够用了,婧瑜又添了两口锅,这样每天能做出来千十来个野菜饽饽,足够卖的了。有人看婧瑜生意好,也学着做,只是婧瑜每次都会放一点灵液和面,别人自然比不了。还是她们家生意最好。
也有小混混什么的,试图来敲、诈勒、索,婧瑜怎么可能被他们欺负,收拾了几次,也就没人再敢上门了。
时间长了,宋家饽饽的名声渐渐传出去了。很多没什么钱吃不饱饭的人都会来买宋家的野菜饽饽充饥。衙门里的差役也慢慢多起来了。关于宋大和李六的消息也就渐渐多了起来。
据说,他们一开始被府尹大人征为府兵,原是为了保卫秋安府的。可是后来叛军太多了,朝廷的军队不够用,就派来秋安府调兵,李六是第一批被调走的,后来宋大也被调走了。都走了快一年了。
府衙里也没有多少消息,只是灵醒的传回来一点消息,说是李六那批人所在的军队已经被叛军打散了,十个人里都剩不下一个。李六也是生死未知。
宋大的队伍好像一直没打过大仗,一直在各处辗转,但是已经打到哪了,就不知道了。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也可以这么说吧……
既然没消息,那就继续等,继续打听吧。
日子还是按照老样子断续,卖卖饽饽,养养孩子。有余钱了,几个孩子也有机会读点书了。读书到什么时候都是有用的。婧瑜不光专门请了教书先生教家里的十来个孩子,还教了他们武功,在这乱世之中,有些自保的本事总是没坏处的。
男孩子们婧瑜还特别准备了兵书。
才两岁多话都还说不清楚的小四两居然是学的最快的。还真是……
这孩子可能是因为基因好,也可能是后天婧瑜给他用灵液调理身理有了效果。不用再挨饿,营养也能跟得上之后,个子也长回来了,白白静静的,因为长得肖母,样子也好看。脑袋瓜儿又聪明,前途大大的啊……
时间就这么过着,婧瑜一边养娃,一边在考虑怎么完成任务。
哎……除非她能扔下这一大家子,进宫去勾,引皇帝,或者等哪个叛匪起义成功做了皇帝再去勾、引?可是她真的狠不下心扔下这几个孩子啊……
算了,还是再等等吧……
婧瑜也不知道自己在等什么,可能就是一种直觉吧,总觉得在秋安府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时间过得很快,一年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野菜饽饽卖了一年多,婧瑜早就攒够了钱,盘下了一间小铺子,取名就叫做宋记饼店。也不光只卖野菜饽饽了,也还卖粗面包子粗面馒头。生意也还不错。
有铺子了,卖的东西也多了,挣的钱也多了。婧瑜又收留了两户人家,还收养了五六个孤儿。为了安排这些人住,她又买了一个大院子,让之前王赵两家也搬过去。原来的小院子还是她们姐弟几个住。
宋小妹十四岁多快十五了,左右临居有热心的大婶大妈开始张罗着给她做媒,都被婧瑜给回绝了。她早就跟弟妹们言明了,不过十八岁,谁都不准成亲。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