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太子的早朝初体验(1 / 2)

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

在此时特殊的情况下,朱见济更离不开景泰帝和杭皇后的支持。

可惜时间过去的太慢,封建时代的养分也不能够让朱见济迅速发育——

前世他小侄子小学刚毕业就快一米八了,摘了红领巾跟三十岁似的。

如果朱见济能像对方一样吃激素长大,哪里用得着担心年幼参政被人看不起?

好在局面正在被改变。

好在朝堂上永远不缺投机分子,

这个冬天还没过去,已经有人在给自己和景泰帝挥旗呐喊了。

等到了景泰五年,朱见济有信心让他们彻底倒向自己这边。

而冬至之后,便是春节。

景泰五年说来就来。

朱见济前世忙着打工,早就不看春晚了,过大明朝版本的春节时也没觉得有多难受,继续对着父母撒娇卖萌,把景泰帝和杭皇后逗的哈哈大笑。

毕竟后者都清楚,等春节过去,景泰帝带着儿子一块上朝去了,朱见济为了维持太子威严,很少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宫人后妃也都沾了喜气,

起码咸阳宫里的一些都被朱见济一视同仁发了红包,钱是不多,但心意摆出来了。

等那些收到红包的宫人对自己露出感激的目光时,朱见济就知道,自己做了笔好买卖。

而春节过后,再过几天,便是正月早朝。

朱见济昨晚早就睡了,也提前喝了羊奶助眠,一夜无梦。

凌晨四点醒了后用热粥暖胃,热水敷脸,做了广播体操中的几个动作,精神还算可以。

景泰帝派来的宦官张永早就在一边候着,等太子殿下洗漱完毕,就带着人前往奉天门。

按照大明的早朝制度,此时的文武百官已经在午门等候多时了,再过不久就要呼啦啦的涌入皇宫。

文武百官分别从左右掖门进入,过御桥到奉天门丹墀前等候,继续分成文武左右两班。

而等皇帝到达御门坐上金台御座,才由鸿胪寺唱班上前,百官叩拜。

此时文武仍旧各自成列,但合称为“大班”,像勋贵皇亲集团则是自成一班,称之为“勋戚班”。

朱见济坐在景泰帝提前为他准备好的椅子上,靠近御座,居高临下。

他一眼看过去,看见的不是所谓的“班”,而是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

势力极速膨胀的文官们、

还保留着靖难时几分凶悍傲气的武将们、

被土木堡折腾的奄奄一息的勋贵们……

还有皇帝身边的太监们。

他们各有各的诉求,但关系网纠纠缠缠,最后却还是汇聚在金台御座的一端。

皇权巍巍,

众生蝼蚁。

当鸿胪寺的人再次大声的催促百官“有事启奏”的时候,原本还有些紧张的朱见济忽然放松下来。

也就那么回事。

朱祁镇那样的废物都能安安稳稳当几十年的皇帝,他怕什么?!

更何况景泰帝还在他旁边坐着,于谦还在底下站着,天塌下来首先让高个子顶着。

而且正月里的第一次大朝会,也没有什么大事值得讨论。

鸿胪寺的人最先站出,清点好了缺位、辞职和最近新升到中央的官员人数,并且将记录呈上。

随后才是真正的君臣朝会。

每个臣子出来说话之前都要咳嗽一声,以免出现两个人同时发言的尴尬情况。

一些提前呈递了奏疏的则是由鸿胪寺官员负责给皇帝念上面的内容,声音洪亮,让诺大的奉天门都听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