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江南又有灾情了(2 / 2)

“会的,我听管庄的公公说,太子以后会把农庄建的到处就是……”

是吗?

真令人期待呢?

周大福啃着鸡肉,舔干净了碗里最后一滴汤汁。

两三天后,水泥路修的初见成效。

民夫们起初还在怀疑这软塌塌的灰泥巴怎么凝固呢,也担心真的跟黄泥一样,干了就脆成渣渣。

结果没想到,只是一个晚上的时间就有了形状,随后有人大胆的上去踩了几脚,只觉得结实平坦。

寻常的道路,被人马来往的多了,就容易被压力破坏表面,但这条新的小路却一副“很能抗压”的样子。

水泥这种神奇的东西终于让人意识到它有多方便。

周大福他们也啧啧称奇。

照这样的进度,他们收工的时候指不定还能赶上抢收麦子呢!

朱见济听说了工程进度,也很高兴。

只是他还没高兴多久,就有个坏消息到来——

湖广衡州府来奏:去冬至今春,雨雪连绵,兼以疫疠,本府所属一州八县,百姓死一万八千余人,冻死牛三万六千余支。

京师要员为此震怒!

“孤记得,之前令人去南方诸府赈灾,除了以工代赈安抚民生外,还让他们谨防大灾之后有大疫之事吧?”

内阁中,朱见济坐在高凳上面,脸色有些严厉。

景泰帝听说了这样的大事,也一改此前放羊摸鱼的态度,跟着儿子一块来到内阁,询问大臣。

父子俩此时都用一张冷脸对着诸位阁臣。

高谷自然要为自己辩解。

“当初臣等的确依太子所言,遣民工赈,并且将东宫所引发的赈灾防疫之册,通晓其余受灾之地,严令其莫要一事平一事起!”

“返程之前,臣也曾与王竑一同巡查诸府,见得地方灾情稍稍平定,方才述职京城。”

“那衡州府是什么情况?”

朱见济愤怒的捏住了腰带上的玉饰,差点把它给扣下来。

他明明在高谷他们南下前说的很清楚,需要注意那些方面,高谷也表示他与王竑尽心尽力的监督了事务,平息骚乱以后才返程。

可结果呢?

冻饿而死一万多人啊!

这不是因为中央没有作为,

而是因为地方上有人欺上瞒下,还敢轻易的搪塞朝廷!

景泰帝在这时候开口,语气没有朱见济那边急切,但也透出了压力。

“朕自然是信重高王二位卿家的,可正如太子所说,他没问题,你没问题,那谁有问题?”

“定是地方官此前见赈灾有所效果,便轻松懈怠,以至酿成今日之祸!”

高谷说的非常果断,“还请陛下再派大臣前去调查,驱除疫鬼,以安百姓。”

“若是陛下与太子有心于臣,老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高谷也心惊于衡州府上报的灾情,知道自己几个月前才去那边巡视后,结果还出了这档子事,着实难辞其咎,便像江渊那样免冠跪地,自请去衡州府解决这个大难题。

景泰帝把这位七十多岁的老学士搀起来,让他别太激动。

初春已经劳累过了,这次的衡州府还是有传感病的地方,以高谷的年纪,免疫系统肯定顶不住。

景泰帝舍不得失去这样一位老臣。

他看了眼儿子,又环顾阁臣,“湖广之事,谁去处理?”

“可以让轩輗去处理。”王文推荐道。

“轩輗此时就任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为人刚正有气节,行动起来也比京师去湖广方便。”

衡州府大疫伤民之重,实在容不得继续拖延浪费时间了。

秉持就近原则,先让附近能镇得住场子又能抽身去湖广的大员去,的确是个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