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1 / 2)

萧宁点了点头,的确如此。

明鉴当然明白,萧宁早就点明不畏惧简明据城而守,其实就是为了把简明架上火烤。

为了不让萧宁小瞧,观简明的个性,未必不会再次和萧宁正面对抗。可是,比起所谓的颜面,难道不是利益更重?

“小娘子是想看看,简将军对青州的控制到何地步。依简将军的为人,有小娘子激将在前,他定不会乖乖据城而守。有人阻拦,且阻拦成功,证明青州内并非齐心,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机会。”

明鉴并不希望被萧宁小看,萧宁布局至此,若他依然瞧不出来萧宁究竟都有多少准备,未免太过无用。

简明啊,他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萧宁早就织了一张大网等着他,在他以为可以避开萧宁设下的陷阱时,实则一直都在萧宁的算计中。

“依你所见,青州何时可得?”萧宁很满意明鉴能看透,再一问。

“秋收之后。小娘子心怀百姓,岂忍百姓颗粒无收。”明鉴不留痕迹的拍一记马屁,萧宁愉悦的笑出声,“明先生同样心怀百姓。”

明鉴低下头浅浅一笑,不敢受之。

***

自那一日之后,青州城再无动静,证明了在青州之内有聪明人,这个人能阻拦简明,可见了不得。

萧宁的确不是一个好人,面对青州城闭门不出,萧宁派人日日到青州城门下大声质问简明,是否还记得所谓的光明正大,决一胜负。

难道简明接二连三败于萧宁之手,自知不敌,是以闭门不出?

倘若简明承认这一点,倒是可以自此关闭城门,不需出门迎战。

值得一说的是,萧宁一直让人在城下上叫嚷,纵然如此,既然都没能叫简明再次出兵,这回倒是有人急了。

急的自然不是跟在萧宁身边的人,而是冀州之内的人。

虽然有唐师、宋辞,冀州不得不归于雍州,面对萧宁这么一个小娘子,没有正面见识萧宁本事的人,总以为萧宁在外的名声,不过是冠他人之功。

明明已经擒获青州简明,完全可以将人一网打尽,萧宁非要一次一次的放过简明,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存心不想拿下青州?

萧宁早就料到冀州之内有不少不认同她的人,能在这个时候把话说破,正好。

说来萧氏自打接手冀州,并未正式宴请冀州内的世族,一直让唐氏或者宋氏作为代表。

既然现在有人对她的决定表露质疑,萧宁也该借此机会,好好的向他们讨教讨教。

是以,萧宁下帖,以请教诸公攻破青州良策为由,将冀州内的世族尽都请到她临时所设的府上。

已经执掌两州的萧谌,依然还是骠骑将军,天下大乱,纷争四起,谁人不是争权夺利?

萧宁代父出征,早已名扬天下,又为萧谌拿下冀州,萧谌的势力,今之天下,只居于曹根之下。

萧宁的丰功伟业,声名显赫,现如今,但凡长脑子的人都不会将萧宁视为等闲之辈。

冀州世族们总有不信唐师和宋辞的人,对于两人拿萧宁一个小娘子当回事,明面上不敢多言,背地里,没少对萧宁做的是指手画脚。

唐师和宋辞收到萧宁点明,集思广益,通力合作以定青州的帖子。外头的风言风语,两人亦有耳闻,心知萧宁欲借此机会,让冀州世族睁大眼睛看看她的本事。

心里暗骂一群本事不大,小瞧人最擅长的人,自讨苦吃,自取其辱。

不过萧宁既然有心整治冀州世族,两人既然早就选定了萧宁,必须捧场。

饶是宋辞有那么一刻存了旁的心思,最后衡量雍州的实力,再加上一个唐师,终究选择和唐师一般站在萧宁那一边。

是以萧宁设宴的一日,早早两人便到了,在萧宁的府门前下车看到彼此的那一刻,不约而同的作一揖,看着彼此露出了一抹笑容。

“宋公。”

“唐公。”

客气而有礼的问候,恍若之前所有的算计都烟消云散,他们是同一条船上的人。

此言不虚,两人最终都默契的选择了雍州,并且接受了雍州执掌冀州。

这样一来,两家的情况和从前无二。

不,还是有所区别的。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如果想在今后的天下占得一席之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选择雍州,选择萧氏,也就意味着将来的他们争的是萧氏集团中的地位。

很明显,现在唐师略占上风。

“唐公,宋公。”萧宁早早派人在门口相迎,崔攸和明鉴远远看到两人下马,一眼便瞧见两人都有话说,故而谁也没有上去打扰。

感觉时候差不多,这才缓缓行来,也算打破了两人可能的尴尬。

“明先生,崔郎君。”既然以萧氏为主,萧宁如何称呼身边的人,其他人也跟着一般称呼。

崔攸年幼,能得两人正眼相看,多赖萧宁对他的信任。

对萧宁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萧宁用人,只问这人有没有用,从不管身份年纪。

相比之下,崔攸在萧宁身边更得看重,连明鉴都不能及。

“小娘子已在内等候,两位请。”虽然在萧宁眼里,崔攸份量比明鉴要重,但崔攸一向礼让明鉴。

明鉴一向是个脸皮厚的人,素又不是墨守成规的人,既不在意谁比谁更得萧宁看重,崔攸的本事的确在他之上,难不成他连点容人之量都没有?

唐诗和宋词不敢多言,连忙随崔攸和明鉴入内。

萧宁的确已经在内等候多时,见到唐诗、宋词走来并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