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矜真正怕的,是北京这个圈子里的人知道,她无法想象,这个关系一旦摆到明面上,会掀起多大的惊涛骇浪。
“你要说话算话,君子言而有信。”
“我又不是君子。”邬淮清道,一脸随意,“不是你说的吗,我就是个小人。”
祝矜在脑海中转了好几十个弯,也没想起自己什么时候说过“他是个小人”这样的话。
“我什么时候说过,你在污蔑人?”
邬淮清一笑,也不解释。
他指尖缠绕上她的发,一圈又一圈,直到收到发根,他仍旧没停手,轻轻一扯,祝矜头皮一阵刺痛,“邬淮清,有病呀你。”
他乐了:“是有病。”
祝矜:“我看该去看精神病院的是你。”
“你陪我?”他眉眼浅笑。
“想得美,我又没病。”
邬淮清乐此不疲地玩着她的头发,像小孩子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玩具。
祝矜从他手中抢过自己的手机,看到刚刚,唐愈又发过来好几条微信。
满屏幕的感叹号,吵得她头疼。
然后,话语从问她“这人叫啥”“做啥的”“清白与否”“什么时候认识的”“怎么认识的”一直说到了“祝你们俩百年好合早生贵子”,顺便又教育她“有了孩子一定要尊重他(她)的兴趣”。
祝矜回了一串省略号。
她看了看时间,已经不早了,便作势要离开,去停车场取车。
谁知邬淮清跟在她旁边。
“你不要跟着我。”她说。
邬淮清晃了晃手中的车钥匙,于是祝矜没再说话。
到了停车坪才发现,他的车就停在她旁边,两辆车紧挨着。
“你跟踪我?”祝矜蹙眉。
邬淮清懒洋洋地玩着手里的车钥匙,道:“哪儿能呢?碰巧。”
祝矜才不信有这么巧的事情,她按了锁,拉开车门上车。
离开的时候,向旁边瞥了一眼,发现邬淮清还没上车。
他倚在车门处,低着头,仍旧玩着那把车钥匙,另一只手搭在倒车镜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不知道在思考什么。
唐愈有句话没说错,邬淮清“肩宽、腰细、腿长”,单单站在车门处,便像是在给汽车杂志拍大片。
偏偏模样又慵懒极了,带着与生俱来的傲气和贵气。
从这儿到安和公馆很近,开车不过十分钟的路程,这十几分钟的时间里,祝矜一直在想,她什么时候说过邬淮清是个小人。
她不断在记忆中搜寻着有关的事迹,却毫无线索。
直到第二天早上,祝矜起床后刷牙,电动牙刷嗡嗡响的时候,她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画面,有关“小人”的记忆接踵而至——
那还得追溯到很多很多年前,她第一次见到邬淮清的时候——
和宁小轩他们不同,邬淮清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才从南方搬过来的。
邬父比他提前一个星期来,而邬淮清的妈妈、妹妹,都留在上海,并没打算跟过来。
那天天气很热,邬淮清从车上下来,一个人拎了一个黑色的行李箱。
他那会儿年纪小,人也长得精致秀气,正是夏天,露在白T和短裤外的四肢又白又细,和大院里野了一夏天晒得黑不溜秋又结实的少年们,大相径庭。
祝矜和宁小轩他们坐在大院礼堂门口的花坛边上,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根五毛钱的小布丁,唯独祝矜手里是一个大火炬,三哥拿零花钱买给她的。
几个孩子早就被家长通知过新朋友的到来。
他们看着这个出现在大院的新成员,想上前帮忙,结果被邬淮清冷声拒绝了。
他皱着眉,把箱子往旁边一移,不让他们碰,眼睛里带着不加掩饰的排斥和嫌弃。
热脸贴了冷屁股,一群少爷们立刻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行李箱的滚轮在水泥地上发出刺耳又响亮的声音,地面被太阳烤得很烫,轮子一路向前,吸着刺目的阳光在地上划出一道明亮的线。
祝矜注视着他离开,这是她人生第一次见到邬淮清——一个很漂亮、很傲气、又很怪的少年。
那会儿大家年纪都小,男生正是自我意识磅礴又中二的青春期前奏,宁小轩、路宝他们,天天开口就是“打打杀杀”,闭口就是“老子天下第一”。
相比之下,沉默不语的邬淮清显得很文静,加上对南方男孩子的刻板印象,他们自然而然没把邬淮清当回事儿,只当他是软柿子。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个软柿子在来的第三天,就把宁小轩按在地上揍了一顿。
原因无他,宁小轩自己犯贱,趁着大家都不在,上去招惹邬淮清,要比试一番。
他看不惯他来第一天的那副样子。
只要不被大人知道,十几岁的少年打一架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但邪门的是,往日仗着自己二两肌肉不可一世的宁小爷,那天竟然被软柿子打得起不了身,毫无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