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半日闲(2 / 2)

这些人想要有所发展,就只能依靠吕布,自然会围在吕布身边,而且这些人多是寒门或是庶出,属于士族中的边缘人物,对士族那一套本就反感,如此一来,反而是吕布身边可用之人越来越多,而且还耿忠诚。

这位温侯可当真不能小觑啊。

看着棋盘上黑白二子,蔡邕落子的速度开始减慢,蔡邕一边沉吟,一边询问道:“老夫编纂汉史,很多人都来求老夫,温侯却从未提过一句,温侯莫不是真不在意后人如何看?”

“我之一生,何须他人评说?”吕布摸了摸下巴,而后落子,言语声音虽然不高,却是霸气尽显。

蔡邕有些惊讶的看了吕布一眼,点点头道:“便是这一句,足显温侯气度。”

很多人嘴里的乱臣贼子,活的却是最通透的一个,他不迷茫,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能够虚心纳谏,但想要用言语囚笼困住他却是休想。

这样一个人,若是潜心做学的话,成就或许还在自己之上!

这样一个人才,可惜了!

看着吕布,蔡邕遗憾的摇了摇头,本可成为一代大儒,名流千古,却……罢了,个人有个人的际遇,强求不得。

“书院之事,已经筹备完毕,老夫一直想问,这书院未来是否会替代太学?”蔡邕看着吕布问道。

长安书院的职能在一些方面与太学是重复的,如今天下分崩,太学也已名存实亡,吕布这个时候建立长安书院,多少有些太学的意思。

“不会。”吕布摇了摇头:“太学未来还会开,但想入太学,需先过书院考核,考核通过之后,方才有资格入太学。”

书院等于是一处筛选机制,将不够资格之人刷下去,以后朝廷人才不足了,直接从太学调遣就行了,方便又省事。

书院与太学一样有着参加朝廷考核的权利,而且进太学也需要一次统一考核。

蔡邕对这个很感兴趣,像今日这样跟吕布下棋途中聊一聊也是常有之事,吕布也发现自己最近心态出了问题,跟大多数人说不到一块儿,反倒是跟蔡邕这样年纪的人一块儿谈古论今,除了晚上跟妻妾欢愉时像个年轻人,多数时候行止都像个老人。

脑子里接受的也还是自己在模拟世界中七十岁以后养成的许多习惯,这让很多人看着都诡异,毕竟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将军,整天没事端杯查,四处闲晃,跟一些老人谈天说地,吃饭做事也都是慢条斯理的,更是注重养生……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恐怕没人会想到天下第一武将私下里是这副鬼样子,而且在吕布的带动下,典韦和贾诩、荀攸这三个经常在吕布身边的人也渐渐被感染,长安街头巷尾,说不定就能看到一个身材魁梧,一个身材壮硕和一个胖嘟嘟的身影坐在街边端着一杯茶水,惬意的看着大街上人来人往的繁华。

没人指点的话,觉没人能想到这是当朝权势滔天的吕布和他的两个跟班。

一盘棋下了一天也没下出个胜负来,算是和棋了,书院里如今已经有了人声,华雄的儿子,典韦的儿子,徐荣的儿子、樊稠的儿子等等等等,很多军中将领的孩子都在书院里。

“天色不早,布叨扰半日,也该告辞了,今日这一局便算和棋如何?”吕布看了看天色,起身道。

“温侯何不留在书院用膳,老夫还想跟温侯讨教些问题?”蔡邕起身,有些不舍,跟吕布有很多共同语言,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已经习惯了,如今跟吕布更像一对忘年老友一般。

“不了。”吕布伸了个懒腰,看着蔡邕笑道:“家中备了饭食,就不在这边吃了,伯喈公保重,过些时日再来叨扰。”

“这长安书院,温侯也是院主,要来随时可以。”蔡邕呵呵笑道。

是随时可以,但吕布不可能随时有时间呐。

“布一介俗人,终日为生计忙碌,偷得浮生半日闲已是难得,不敢奢求常来啊!”吕布起身,摇头晃脑的转身离开。

“偷得浮生半日闲?”蔡邕细细品了品,点头道:“倒也贴切。”

看着吕布离开的身影,摇了摇头,何必把自己折腾的这般累?与自己在书院中做学岂非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