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能力正正是架设在生命体跟无机体间信息快速传输的桥梁!
经过了这几个月几乎不眠不休的研究,在不少实验体为此“献身”后,他终于做出来了人脑跟普通家用电脑的初级连接设备。
而白墨也亲身尝试过将家用电脑作为外置思考装置的感觉,不过经过实际测试后,白墨发现以他现在的情况,普通计算机对自己的加成并不能让自己满意。
为此,他在完成了家用计算机的测试以后,打算在试验场建立起一部靠着他吸能能力,体积被空前压缩的超级计算机,于是也就有了之前交易的一幕。
整个试验场都在白墨原质网络的覆盖范围下,这部计算机的存在自然也不例外,运行产生的所有热量,在出现的瞬间就会被吸收。
原本每个核心处理器大小是三厘米乘三厘米左右的一个正方形薄片,但在他的特殊要求下,所有的散热设备都被移除,只剩下了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
在白墨念力的控制下,这些芯片按着他设计的位置,被密密麻麻地安装在对应的接口上,他就像一部精密得恐怖的机床,将这台由他自己设计超级计算机一点点的组建起来。
“可惜他们也没有能够做这种密度级别组装的机床,因为根本不可能有人会将核心芯片设计到这种密度,如果不在原质网络下运行,开机五秒后产生的热量,就会将所有芯片烧掉。”
五百万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被白墨通通塞在了不到三立方米的运行环境里面。
按照他的理论估算,每块芯片的体积是一厘米乘一厘米乘零点一厘米也就是十分之一立方厘米,一立方米就等于一百万立方厘米。
理论上来说只要有一立方米的位置,就已经完全能够将这五百万的芯片安置好,但为了保险,他最后的设计还是去到了近三立方米。
“就这个几立方米大小的怪物,耗能居然就已经跟我在基地的能力放大网络相当。”
至于超级计算机的内存等其它东西,白墨则只是照搬资料上的设计,没有做什么改动,于是最后的成品计算机还是堆满了一个近五十平方米的房子。
而为了这个计划跟基地周围原质网系统的进一步建设,白墨甚至申请了一个中型核电厂去专线供应整个试验场的电力。
“不知道要多少年后,才能像小说里一样,一块小型芯片就能做到几乎无所不能的效果。”抱着这样的念头,他打开了组装完成的超级计算机,准备正式开始自己的实验。
为了确保能够完成超算级别数量的的信息交互,白墨走进了由自己初步仿照谢尔顿灵枢设计的传导舱。
“五,四,三,二,一,开启!”在倒数声过去后,电流的跃动让白墨有了这样一种错觉,自己似乎找回了突破时那几近的恐怖思维能力,大量数学、物理上的繁杂推理运算,他都能瞬间完成。
但等他静下心来,逐渐习惯这种超速思考的快感以后,他发现差距其实还是很大,这部超级计算机实际上的辅助效果并不算逆天。
因为计算机辅助思考跟突破时的感觉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异,前者实际上只是减少绝大多数的数值运算时间,并不能像念头一样主动提出问题思考。
同一时间能够处理的问题实际上没有增加,只是减少了某些问题上的处理时间,处理很多开拓性的思考任务,效果并不如人意。
而突破时的恐怖思维,则像是有无尽念头一样,表现出来就像是无所不知,但那种感觉却是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