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1129.10(2 / 2)

在上梁山之前,柴进也和宋江一样,交结天下好汉,仗义疏财,江湖闻名,黑白通吃。

如林冲第一次上梁山时,王伦不想接纳,唯一顾虑的,也是柴进的面子:

“柴进面上却不好看,忘了日前之恩”。

宋江杀了阎婆惜后,躲在柴进庄上,柴进说的是:

“兄长放心!便杀了朝廷的命官,劫了府库的财物,柴进也敢藏在庄里。”

三十五回《石将军村店寄书小李广梁山射雁》,石勇在酒店里和燕顺冲突时说:

“老爷天下只让得两个人,其余的都把来做脚底下的泥!”

“只除了这两个,便是大宋皇帝也不怕。”

这两个人,一个是宋江,另一个便是柴进。

王伦、林冲、宋江,这些梁山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莫不受过柴进的恩惠。梁山能够成势,柴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柴进的名望和突出贡献,上梁山后排到了比较靠前的座次,然而接下来宋江就没给过他多少机会了。

纵观柴进梁山这一阶段的人生,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尴尬。

第一是地位之尴尬,曾经威风八面呼风唤雨的柴大官人,现在却要屈居人下。投靠过他的宋江、林冲等人,曾经在他面前态度卑微,现在却排在了他的前面。此时的柴进,心中会是什么滋味呢?

第二是身份之尴尬。身为龙子凤孙,干的却是掌管钱粮,一个管家的活计。出门办事时,也多是利用他长得体面举止雍容能言善道的特长,像是个帮闲。这些都有点掉价。

第三是认同之尴尬。一个到处培植反动势力的前朝皇帝子孙,要造反似乎也是自己拉起一杆子人马复兴大周梦更有面子,结果职业成了山贼,和一群土匪吆五喝六,算什么出息呢?

柴进对梁山的认同度比较低,这是在很多细节中都流露出来了的。

比如五十二回中,李逵在高唐州想发飙砍人,柴进嘲笑道:

“这里是禁城之内,如何比得你山寨里横行。”

又如六十二回,为救卢俊义,柴进来访蔡福,自我介绍道:

“只因好义疏财,结识天下好汉,不幸犯罪,流落梁山泊。”

此处的“流落”二字,颇可捉摸。

在七十二回,柴进和宋江来访李师师。

酒行数巡,宋江口滑,揎拳裸袖,点点指指,把出梁山泊手段来。柴进笑道:“我表兄从来酒后如此,娘子勿笑。”李师师道:“酒以合欢,何拘于礼。”

梁山泊手段是什么?无外乎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声吹牛逼。

又黑又矮又胖的黑社会大哥在高端饭局中一人饮酒醉,对坐的龙子凤孙和女明星心里会怎么想,无外乎嘲笑土鳖村炮吧。

由于出身的不同,柴进和梁山泊的好汉们始终是有层隔膜的。上梁山前虽然也广交天下好汉,但柴进的恩义是居高临下,更多的时候是施舍,而不是交心。

比如武松,虽然柴进管了他一年饭,但最终还是觉得受了怠慢充满怨气;反观宋江,几天功夫就让武松难舍难分,情愿结为兄弟。其中反映出的,自然是手段上的差距。

所以梁山上的柴进应该是寂寞的,因为他没有知己的朋友。

也许正是在这样的焦虑下,才有了他一次又一次的主动请命吧。

然而第九十九回的一幕又有点尴尬了。此时卧底的柴进已是方腊驸马,与梁山军马对阵,梁山三巨头的表现颇耐寻味:

柯驸马答道:“我乃山东柯引,谁不闻我大名?量你这厮们是梁山泊一伙强徒草寇,何足道哉!偏俺不如你们手段!我直把你们杀尽,克复城池,是吾之愿!”宋江与卢俊义在马上听了,寻思:“柴进说的话,语言中必无背逆之心。他把柴字改作柯字,柴即是柯也。进字改作引字,引即是进也。”吴用道:“我想柴大官人未曾落草时,尚且专藏犯罪做私商之人,今日安肯忘本?”卢俊义道:“且看花荣与他迎敌。”

这一番疑心,显得三巨头对柴进的信任并不怎么坚定,还要经过一番讨论,才能认定他没有反水。按照正常反应,不应该是一见柴进就高兴,觉得柴大官人卧底有成,我方破阵有望么?

如果抱着梁山众人一心铁板一块的想法,对这一段话肯定会觉得很别扭,太见外。

即便到了临近结尾的倒数第二回,柴进仍然没有得到百分百的信任。

想起来确实挺尴尬的。

征方腊后,柴进被封横海军沧州都统制。在水浒中,都统制并不算一个了不得的高官,不见得比当初的“柴大官人”称号更响亮。虽然也算回到家乡任职,但家产应该也早在上梁山时就被查抄,此时的柴进,是算不上“衣锦还乡”的。

不过在人生结局上,水浒的作者对柴进还算不错,让他最终辞官回乡,求闲为农,忽然一日,无疾而终。这样的结果,虽然平淡无奇,但相比其他众多好汉,已经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回想第七十二回,柴进临时起意,灌倒王观察,换了服色簪花入禁院,好好的逛了一圈。据记载,北京汴梁皇宫是在五代旧宫的基础上建造而成,柴进的这次游历,称得上是名正言顺的“回老家看看”。

面对这凤阙龙楼,当时的柴进又有过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呢?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