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了。”
“我好了。”
“这还有三个数字没填。”
“俺一个。”
所有人都看向老周或他的屏幕。
老周指着屏幕说:“它通电了,现在的超导温度显示换算过来应该是148K。”
有人吞了吞口水。
有老资格的科学家提醒:“148K不高嘛,把剩下的数据填完再看。”
老周:“对对对,快快快!”
等他们把剩下的数值填完,老周这边什么都没干,屏幕上的数字和部分条目跳动。
旁边就有人对着平板里的外星资料现场换算单位:“184K?算错了?”
“嗨……这不瞎胡闹嘛。”
“未必,为什么不可能是更先进的原料处理工艺和我们不知道的环节,导致最终晶相发生了变化?”
一大群人沉默,仔细想想,这个可能的确是有的,还非常大,理由甚至就在277所的资料里躺着!
181K超导材料的原始资料是别处分享来的,毕竟277所不是专业的超导研究所,他们的研究实力只能对现有的超导材料进行微调,这类微调绝大部分为两个目的服务——工业化生产和有限性能提升。
该材料的原始材料,给出的超导温度就只有180K,1K的提升看似不多,但集中在同一种材料的工艺改良上,不理解可以把它简单看作一千次努力的结果!当然,这些努力绝大部分都是由超算代劳的。
“还需要更多的例证。”有人提出观点。
多数人表示认可,纷纷跑去搬资料。
分批弄也太麻烦,干脆喊所长带路。
随着一次次的验证,大家渐渐的信了。
一个下午,总计验证五种超导材料,最低的结果和277所资料保持一致,最高甚至是一个没填完资料的!
一种在190K实现超导特性的材料,在缺乏一个处理环节的情况下,结果超导温度居然突破了200K!
完全冲破了大家的认知。
“它用的默认值是多少?我们怎么验证?”有人开始抓本就所剩不多的头发。
大家在验证过程中已经发现了,超导实验室所填项目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有默认值,这才是之前导致缺失四项也出了超导结果的真相。
但不知道默认值或默认工艺,缺失一项导致的10K性能超级提升,完全不知道怎么来的。
所有人都盯着还差了一条没填的伙计。
这位摆出一副哭脸,点开该项目旁边的选择栏给大家看。
是一道混合程序,温度、时间、重量都在后面的格子里,包括直接静置在内,这道工序给出的选项足有十五种还有个纯自定义。
“一个个试。”
操作那台机器的选手说:“那我来了!”
“等等等等!”有人去掏笔记本,有人直接把用过的资料背面翻过来,掏出笔来。
等大家都准备好,这边才从第一个开始选起。
该工序的温度、时间、重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每选一个,那边数字就猛跳一下,甚至偶尔还会出现低于190K的情况,大部分都在190到192之间跳动,在第十二种时,再次显示出202K的峰值。
“震动?怎么震?左右?上下?前后?每个方向来一下?震一下等多久?设备内温度多少?”
哪怕是完全定位类型,问题还是一大堆。
这种情况,如果还有人幻想,能破解外星游戏中全数字、工艺都默认弄出来的常温超导材料,无疑是痴人说梦。
大家冥思苦想,突然有人发声:
“所长!”
所长摆手,他其实来了有一会了。
“伙计们,我们没多少时间浪费了,直接用号超导实验的材料吧,出了问题我担着。”
号,是一种在常压常规大气比例下,超导温度达到198K的材料,温度方面它并没有什么优势,但是这种新材料可在常规大气成分和压力下实现超导的特性,无疑有着极为看好的未来。事实上这个C国科学院的最新成果,都已经进入小规模量产了,主要供应各实验室和电网小规模使用。
如果能把它的超导温度提高十几K……不,哪怕2K3K的提升,都会让它的使用成本更低,有利于提高量产规模,万一还能发现降低成本和售价的方法,距离武器化就没别的障碍了……噢,电源还没摆平。
塔防战略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