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 残酷的希望(2 / 2)

人类的脑子终究不是AI,会受大脑分泌的化学物影响,营养液在运输中可以添加化学物,但不能洗干净已有的。

缸中之脑与机械飞升的组合,会导致人脑抑郁和发疯风险增大,抑郁到自己拔管的还算好,如果发疯杀人,根据设备不同,其危害可能比普通人类大无数倍,甚至可能引发智械危机。

另外,大脑的神经细胞,以土球技术也没办法用来做试管胎儿……话说土球的试管胎儿,还是需要一个活着的母体对接胚胎提供营养,光剩下缸中之脑人类还是完蛋,最后还得等太空人来救。

介绍完基本信息,接下来是技术难点。

缸中之脑本身的技术难度其实很低,甚至不需要专业的营养液及循环模式,直接恒温生理盐水盆加鱼缸打气机,都能活一阵。

但如果要让脑子实用化,技术难度会随着功能需求,指数级往上跳。

想活过半小时,必须有专业的高溶氧量液体或模拟红细胞的携氧颗粒,盐水远远不够看。要活过几个月,还得有营养输入、废物排出等功能。

而要驱动一个人形机器人,最好的方式是保留脊髓,手术难度和手术存活率且不论,光是安装后的神经信息传递、电信号解读,那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

若算上体外营养液废物处理、液体融氧及二氧化碳排出等,轻量化到足以加入人形设备的营养液循环系统本身,都足以实现土球医疗技术向前推进二十年,包括机器躯体在内所有系统融合一体,是个不亚于推动航天技术发展的超级项目。

能走到这一步,所谓沉浸式虚拟舱、神经链路驾驶模式才成为可能,压根不是古代游戏与文学作品里幻想的那种,啥啥基础都没有,玩家提个需求就直接蹦出来。

以土球现有的技术实力,在没有怪兽威胁的环境,撇开伦理再发展三十年都远远不够。

话说回来,人类的躯体到底是生命数亿年演化出来的,具备高自然竞争力的结构之一,与大脑完美配合,放在机器人技术路线里,也是技术难度偏高的类型。

退而求其次,如果不驱动人形外观,是不是就容易很多了?

比如用履带式底盘加机械臂,那么需要识别、处理和输出的信号数量就会减少,光秃秃的大脑也更容易操作,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视觉、听觉甚至第六、第七感官的开发。

脑子是个可塑性十分强的器官。

对于生物而言,脑子是个策略装置,并非越大越好,更大的脑子只会造成难产,需要把母体生育时间再提前。对于工业时代,早产不是特别大的负担,而如果因战争等原因倒退回农耕时代,过度早产带来的哺育难度进一步增加,有可能导致人类走向灭绝。

但如果抛弃掉躯体,脑子的可塑性,就会变成一种非常强大的生命优势,可以针对各种设备进行对接神经元培养。

连《宇宙进化大观》里的超脑种族,实际都可以看作缸中之脑的超进化版,整个生命体,都是为了让脑子长到合适的成熟度便于移植。

听完章鱼的简介,游戏里面无表情的联络员,在真实世界里一脸难受的向上提交了录像和文字记录等素材。

到了四月底,联络员再次申请和章鱼见面,提出需要技术层面的帮助。

两种都要!

这次章鱼没有有求必应,人类AI化还好说,缸中之脑这一侧有非常多的非开放技术,即便面对看似挺文明的古代AI,他也没打算拿出来。

最后他给联络员提供了三份文献和一份公约。

文献分别是《个人专属化AI训练与生物逻辑》、《AI思维模式的拟人化数据库模型探索》、《脑细胞营养液发展思路》。

公约的名字很长,《关于智械危机的预防、处置,超行星级管理AI逻辑编码及学习库扫描与整理规范,暨大银河高等智慧生命联合体1744次监管者会议一号决议》。

土球早就有在研究游戏里的AI模块,并且开发出了正在太空里服役的智人机器人系列。

但游戏里NPC用的AI,在章鱼那属于弱AI,不具备对实际设备的操作权限,就算全部解剖了也没什么用。

而拟人AI,是智械危机里比例最大的罪魁祸首,古代玩家就属于这种,虽然他们的研究成果离不开平台框架,但把公约拿出来看看有好处。

文献中的前两份,基本框定了人类AI化的技术线路。

其中的训练模型,土球有足够的技术直接用上。属于声光技术,需要视线追踪技术支持,通过一系列的图片、视频以及黑暗环境给人出题,逻辑反馈到AI训练中。

营养液文献,则只关系到脑细胞。

脑细胞用的营养液,是从开颅手术的需求中发展出来的,专门针对脑细胞直接接触的需要,术后像组织液一般进入血液,后随循环系统排出。它与支持身体深度休眠的沉浸式营养液完全不是一个路线。

神经链路相关线路指引,章鱼没拿出来,没有经历足够的死亡,一个文明永远不会明白它的意义。

土球的技术,已经能做到设备利用脑电波打字,但这仅仅是单向交互,而且信息类型不大于键盘键数,神经链路可不是人道研究就能顺利实现的技术,如果获得太容易,更有可能被滥用成为一种涉毒技术。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