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疆土广阔,千秋万代,文华才子如星辉繁多。
而宋子宁者,乃是武大眼前新一代儒生中首屈一指的翘楚。
其智慧确实非凡,想必众人中,大部分世家弟子闻及两日后始考试,皆思互补互究,合力将九九乘法表尽善尽美,继而潜心诵记。
不可不承认,此举颇具成效,然亦暗含隐患。他们初次闻听此法,只听过一次,将各自行录之物汇总一处,怎能确保区分正确与否?怕是多数人会弄得紊乱错漏满篇。
然宋子宁独树一帜,瞬间识破难题之无解,权衡利弊之后迅速寻求武大出题,实为罕见之策。历来士子唯愿延后考试,哪见求早之人?
这般佳才,武大何敢拒之门外?他内心已判定宋子宁将来功成名就,表面上却公道出题。
“七七…?”
“四十九。”
“五八…?”
“四十。”
“四六?”
“二十四。”
“……”
对答间速度愈发迅疾,宋子宁如流水之畅快。武大心生妙计:“八六…?”
宋子宁微愣,略微深思,答曰:“四十八。”
武大展笑,“非记之未固,显然早已熟谙于心。”
宋子宁谦卑施礼:“感谢夫子赞誉,徒儿仅死记而已,算不得才学。”
“甚佳,恭喜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