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的时候杨耀又在算日子,“这姜大哥走了也快一个月了,不知道爹娘他们收到咱们的信没有?”
“应该收到了吧。就是岭北的冬季长了些,等来年雪化了姜大哥他们还过来,到时候就能带家里的书信来了!”
她猜的不错,姜宏的确把书信送到了杨家。
孙氏和杨希成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收到儿子的书信,激动的是老泪纵横。唐娇娇离开之后他们就十分不放心,又听镇子上说那岭北就是虎狼之地,过去的流放犯没几个能活着回来。再加上唐娇娇走了快两个月都没有任何音信,两人又是担心又是着急,短短两个月又苍老了许多。
这下收到夫妻俩保平安的书信,可算是安心了。当下把书信给全家传阅,然后两口子又亲自把书信送到了赵家,也好让他们安心。
“娇娇来信了?”老赵头急的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摆,连连在衣襟上蹭了两下,这才双手接过信封打开,拿出信纸,看着上头密密麻麻的字迹,激动的是老泪纵横。
“老头子,上面写的啥?”
老赵头一边拿袖子抹眼睛,一边抖着信纸,“老婆子,你糊涂了呀,我哪里识字?还是亲家说吧。”说完两人都殷切的看着杨希成夫妇。
不等杨希成开口,孙氏先忍不住说了起来,“娇娇和孩子们已经平安到了岭北,他们得了贵人相助,杨耀也给放出来了,一家人团聚了,都好着呢,就是不能回来。还问你们身体可好,让咱们不要担心。我和他爹也是睁眼瞎,还是我们同村的秀才给读了信。也记不得原话是怎么说的,大概就这样。”
“好,好。安全到了就好。自打娇娇带着孩子走了之后我这心啊就一直悬着,收到他们的信我也就安心了!”默娘捂着胸口,想到当初闺女的坚决,不由得又落下泪来。
“这是好事啊!亲家你们先坐着,我去打两斤酒弄几个小菜,咱们庆祝一下!”老赵头说着便急匆匆的走了。
默娘招呼着两人坐下,又是倒茶又是端点心。这两个月俩家老人跟着可是受尽了煎熬,如今知道他们平安也就放心了。
聊着聊着又说到了杨家老四杨祖,他如今在府城读书,上一回他举荐的教书先生卷走了杨家不少银子,为了这事他内疚了很长时间。自己不仅没有帮上三哥忙还给家里添了麻烦,回来之后变得沉默寡言,只要回来就到杨耀的新院子去收拾。回到书院也时常的写信回来看有没有杨耀的消息。
这一次得了书信,孙氏让村里的秀才也赶紧给老四去了一封书信,让他也好宽心。
默娘连声道:“应该的,应该的。这也不怪他,咱们庄稼户又没有门路,他也是一片好心哪!”
孙氏叹了口气,道:“可不是嘛,打小他们兄弟就要好,老三是个滑头的不爱读书,所以看到老四书读的还行说什么都非要供他上学堂。亲家母,说实话,当初我和他爹并没有打算让老四读书的。当时家里人口多,收成也一般,靠着那几亩地吃喝还行,供个读书人实在是费劲。后来还是老三站出来说老四的束脩他包了,非要送老四去念书,这才去读的。老三也是那时候才开始走街串巷做买卖。哎,谁能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说着又落下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