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1 / 2)

再说了,也不需要全都烧热乎,冬天的时候,串口热乎气就行了,只要住人的屋子暖和,比啥都强。

“这还差不多。”老里长这才满意。

丁田只在一边听着,老里长怎么安排,他就怎么照办,准没错。

不一会儿,丁大兴就写好了租赁的契约书。

丁田会写字,签了自己的名字,还盖上了自己的手指印,

丁侃认识的字不多,但是自己的名字会写,写完也按了手印,这就算完事了。

契约书一式四份,丁田一份,丁侃一份,老里长作为公证人,一份;村长作为见证人,一份。

如果讲究点的,是五份,最后一份要送去衙门备案。

不过丁家村都是自家人,所以就没那个必要了,而且送去衙门还要缴纳一份钱

“谢谢老里长!”丁侃很会做人,第一个感谢的就是老里长,第二个感谢的就是丁田:“也谢谢田儿想着我。”

丁大兴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我送你出去。”

“嗯!”丁侃将契约书揣好,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五十亩地,足够他们全家今年能吃饱穿暖,可能还略有盈余。

只要今年老天爷赏饭吃,风调雨顺的话。

等丁侃走了,丁田也穿好了鞋子:“叔爷爷,那我也走了,回去还得收拾一下东西,明天打算去县城了

“这么急呀?”

“听说县城那边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去年秋天就盖好了衙门,冬天的时候收拾屋里,现在连县太爷都打算搬家了呢。”丁田可是预定的牢头儿,自然有人跟他通风报信。

衙门里有两个衙役,一个是丁家村的女婿,杨树村的杨力;一个是丁家村的闺女嫁到了柳树村,柳树村村长夫人,生的三儿子柳森。

这俩人都是当年丁大海拉扯起来的,只是当时他们俩年岁小,加上丁大海护着,就没去前线,而是躲避回了家。

现在衙门重新立起来了,县城也修缮一新,当然要回去上班了。

他们俩可跟丁田比不了,丁田那是有功之人的后代,加上是传代的职位,衙门里不少人都受过丁大海的恩惠,这个年代,讲究的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所以他们俩在县城新建的时候,就回去帮忙当苦力了。

而丁田只要老实的在家守孝,就行了。

“那行,你回去吧,有啥事记得说,虽然你父亲去了,可丁家村还在。”老里长非常霸气侧漏:“谁也不能欺负了咱!”

“知道了,叔爷爷。”丁田一呲牙:“我也不是好欺负的!”

“嗯,你厉害。”

从老里长家里出来,丁田将双手农民揣,慢悠悠的往回走。

同样遇到了不少人跟他打招呼,丁家村的氏族气氛非常浓郁,同样的也很排外,不过,丁田很享受这样的气氛,这里的人跟他以前的家人不一样,以前的家人可没这样紧密团结,更不会关注他,实在是他从小就省事的很,基本上不用父母操心

晃荡回了家,家里窗明几净,甚至还有一壶烧开了的水,他想喝就能喝到烫嘴的热水。

丁田嘴角微翘,他觉得自己来到这里,也没什么不好的。

从今往后,他就是“丁田”。

□作者闲话:这是一个酝酿了很久的文……。

第十章家底

丁田在家里清点了一下自己的家底。

家里有银子五百六十八两,这是现银。

有一千两的银票一张,是家里的大票。

散碎的银子大概不到十两,铜钱有八千个,一千是一贯,整整八贯铜钱。

还有散落的铜钱,有八百多个,是他的零花钱。

可是村里的杂货铺子是自家二叔开的,他家的油盐酱醋茶的,都不花钱。

针头线脑的,都是二婶子跟三婶子在管,他又守孝在家,不出门,也就没地方花钱,三年的时间,倒是攒了不少钱。

另外就是退亲还退了点东西回来,布匹他干脆就送给二婶子和三婶子了,做衣服穿,或者做成绣品卖出去,都随意。

反正丝绸这东西,放着时间长了就该褪色了。

因为古代的染色剂都是纯天然的,固色效果不太好。

加上他也不想留着那晦气的东西,干脆送出去好了!

另外还有蜡染的棉布十匹,麻布十匹,细麻布五匹,细棉布两匹,他打算在一年之内都用了,布匹这东西,不用了就会慢慢的风化,糟烂。

家里还有五十多斤的棉花,本来这是给他准备成亲的时候,做喜被用的,现在也被丁田清理出来,打算出仓。

而他家的谷仓里,有满满一下子的粮食。

包括没有去壳的稻子五百斤;谷子十石;高粱三石;白花花的脱了壳儿的大米八十斤;小米一百二十斤;高粱米五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