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几乎没有可操作性(2 / 2)

终有一天,受过教育的民众,将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小众思维里,不再任由他们予取予求,剥削压迫,而是会奋起反抗,争取属于他们自己的利益和权益,以及自由。

所以当薛双双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满朝文武,全都激烈反对,无一例外。

哪怕是一些原本从底层爬上来,如今位极人臣的官员,也强烈反对。

原因很简单,他们当年从底层爬上来的时候,花了多少资源和精力,有些,甚至集整个家族之力,供养一个人。

从读书的时候开始,每往前走一步,都是踩在家族众人的血汗上。

如今好不容易走到这个高度,成为既得利益阶层,成为既定规则的制定者,开始享受这个阶层所享受的富贵和权利,结果,就面临着,很多跟他们一样的寒门之子,不用花费他们这么巨大的代价,就可以读书,这让他们心里怎么平衡?

之所以会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正是因为读书改变命运。

特别是寒门,通过读书这条称不上捷径的捷径,提升自己的社会阶层,改变自身命运,改变家族命运。

但是如果按照薛双双的说法,大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免费读书,那以后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多了。

朝堂上反响激烈,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大堆理由,但是把这些理由总结起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利益”两个字。

因为这么做,会伤害到固有阶级的利益。

当然他们不会说的这么直白,特别是那些文官,一辈子跟笔杆子打交道,语言修饰能力非常强,洋洋洒洒,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半个字不提利益,实际上字字句句都是利益。

大人们最后总结道:“臣以为,太子妃所提的建议,不具备操作性和实践性。”

“太子妃一片好心,想让百姓接受基础教育,从而通达明理,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好事。”

“只是,让整个大昭国所有适龄儿童全部进学,这一点几乎没有可操作性。”

“太子妃可能不了解农村的情况,不了解寻常百姓家的情况,所以觉得推进基础教育很容易只要免费让他们读书,百姓就会争着把孩子送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