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突厥来袭(1 / 1)

大唐不屈战魂 高小欠 928 字 3个月前

凛冽的北风自伊力大峡谷的北隅咆哮而出,如同锋利的刀刃,切割着每一寸空气,直教人脸颊刺痛,目之所及,尽是苍茫无垠的岩壁与山峦,铺展出一幅壮丽而荒凉的画卷。

战马的鼻息间喷出团团热气,伴随着铠甲间兵器轻触的细密声响,以及河水中潺潺流动的清脆旋律,一队身着耀眼明光铠的大唐骑兵,正沿着蜿蜒的河流,毅然决然地向西北边境挺进,执行着他们的巡逻使命。

队伍之中,赵磊轻啜一口牛皮水袋中的烈酒,眉头紧锁,忍不住低声嘟囔:“外界正值盛夏酷暑,此地却仿佛永冬之域,寒气逼人!这无休止的巡逻,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堡主究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高景轩,作为队伍的先锋,策马于前,听闻赵磊的牢骚,旋即转身,目光如炬,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赵磊,你且记住,身为军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保家卫国乃吾辈天职,不分寒暑,无关安逸。近日,西来商旅纷纷传讯,突骑施局势动荡,恐有内乱之虞。一旦失控,那些无主之部落必将四处侵扰,托云堡作为疏勒镇最西陲、紧邻突骑施的门户,责任重大,不可不防。”

队伍末尾,二宝子挠了挠头,一脸困惑:“轩哥,这突骑施、十姓部落、黄姓黑姓的,听得我云里雾里,您见多识广,给咱们细细讲讲?”

高景轩微微一笑,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前世的军事素养,于是娓娓道来:“突骑施,源自西突厥之余脉,自大唐名将苏定方将军征讨西突厥后,遗留下十姓部落,分为弩失毕与咄陆两大部,各置五大首领。突骑施,便是咄陆部中五大啜之一。二十载前,圣上恩泽广布,册封突骑施苏禄为十姓可汗,统辖各部。苏禄出身黑姓部落,虽贵为王族,却野心勃勃,竟将王庭移至碎叶镇,彼时我朝安西兵力不济,只得默许。自此,苏禄以碎叶、月弓为据点,驰骋天山南北,对我安西四镇时生侵扰。”

一番话毕,众人皆默然,眼中闪烁着对即将到来的挑战既紧张又坚定的光芒。凛风中,他们仿佛已化作坚不可摧的壁垒,誓要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与和平。

高景轩面容凝重,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沉声道:“自幼,我便怀揣将军之梦,渴望有朝一日能统帅千军万马,驰骋疆场,马革裹尸,以尽我忠国之心。”言罢,他语气中不禁流露出一丝无奈与遗憾,“然而,岁月荏苒,从军数载,我仍不过是一介小卒,未能如愿以偿。”

赵磊见状,连忙宽慰道:“轩哥,你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他日必能飞黄腾达,成为名震四方的大将军!”

高景轩闻言,轻轻摩挲着右手大拇指,心中涌起一阵波澜。只见一枚温润的白玉扳指悄然显现其上,瞬间将他拉回了两个月前的那段不可思议的往事。

正是这枚看似平凡无奇的扳指,跨越了千年的时光长河,将他从二十一世纪的边陲哨兵,带至了大唐安西大都护府疏勒镇托云山口的托云堡。世事如梦,匪夷所思,高景轩历经月余的挣扎与适应,方才逐渐接受了这难以置信的命运转折。

更为奇异的是,这枚扳指内藏乾坤,拥有一个约莫一立方大小的独立空间,其中静静躺着的是他前身数年军旅生涯中积攒的二十八贯铜钱、两张坚韧的牛皮以及四张柔软的羊皮,这些财物见证了他从军的艰辛与坚持。

追溯其源,这枚扳指原是他作为边防巡逻骑兵时,从一伙文物走私者手中缴获的战利品。不料,那走私者穷途末路,竟铤而走险,开枪反击,导致他身负重伤,血染扳指。而正是这沾染了鲜血的扳指,意外地开启了一扇穿越时空的大门,将他的灵魂引领至唐朝,并奇迹般地附身于同名同姓的唐军骑兵什长之身。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高景轩不仅完全继承了原主的记忆,更对所处的时代与环境有了深刻的理解。此刻,正值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八月(公元738年),大唐帝国正处于其辉煌的鼎盛时期,而他,高景轩,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准备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而这段时间,高景轩绞尽脑汁也未能找到回归之路,他只得脚踏实地,在这片土地上谋求生存之道。这是一个大唐盛世,亦是武将们建功立业的黄金时代,英雄豪杰层出不穷,诸如王忠嗣、哥舒翰、张守珪、皇甫惟明、李晔、高仙芝、封常清、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能与这些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篇章的豪杰同处于一个时代,实乃三生有幸!

念及此处,高景轩心潮澎湃,他自右侧马鞍旁取下一袋马奶酒,揭开盖子,猛灌两口,烈酒入喉,如同火焰般直抵心田,令他胸中豪情万丈,几欲仰天长啸。然而,就在这时,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几个模糊的黑影。

队伍已越过山口,远离了河流的源头,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平原。见那黑影渐近,高景轩迅速收起马奶酒,左手紧握缰绳使战马停稳,右手则高举起长枪,大声疾呼:“有情况!”

身后紧随的十名骑兵闻令即刻策马靠拢,与高景轩并肩而立。他将长枪悬于鞍侧,右手半遮前额,凝视着那逐渐放大的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