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随着赵刚将方案以及人员名单拟订好后,李云龙下达了全团改建的命令。
所有人员分配到位,而后,除骑兵营和炮营的新兵外,其余新兵被安排前往岗子村,一同接受训练。
白碗峪里的老兵们也没有闲着,李云龙根据此次在外作战的收获,对队伍的战术以及配合,有了新的安排。
而且根据作战性质的不同,甚至对每个营的定位也有了细微的区分。
一营和三营是传统的野战部队,步枪和机枪配置最多,且十分平均。
二营因为时常充当先头部队和突击队,比起一营和三营,二营的冲锋枪和手枪配置比例较高,而且班组战术最为熟练,也完全可以充当巷战部队。
三个营既有合成训练,相互配合的攻坚战术,也有各自的单独战术训练。
当然,传统的劈刺训练也没有落下,有了良好的武器,只是克敌制胜的一个条件,关键的还在于使用这些武器的战士身上,娴熟的技战术,还有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
逢敌敢于亮剑,只有这样,队伍才会越战越强,败不馁胜不骄,铸就属于他们的军魂。
为了能够更好增加训练效果,李云龙和赵刚商量一番,直接将之前白碗峪军械所,生产储备的弹药拿出来,进行实弹射击练习。
李云龙也将武器装备的清单发给了徐高翔。
再过几天的时间,徐老弟就能把东西送到,李云龙也将心思全部放在了队伍的训练上。
李云龙和赵刚一块巡视了一番三个步兵营的训练情况。
此时,一营和二营正在演练攻防,由一营做防守方,二营做进攻方,双方进入了短兵相接状态。
站在高处,李云龙和赵刚聚精会神的看着一营和二营进入了白刃战。
“老赵,你看,这就是张大彪他们二营最近一直在摸索练习的班组战术!”
赵刚仔细的看了看,发现了二营进攻阵型的独特之处。
乍一眼看去,好像二营就是一窝散兵冲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