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城与汴京城相距二十里,其间分布着虎卫军营地和武器院。如今,要从康定城东门修筑一条笔直的水泥路直抵汴京城西门。所幸,“四海贸易”已将所需途经的田地尽数买下。
水泥路需穿过武器院与虎卫军营地中间的训练场,南边靠近武器院的场地约占三成。赵立庆当机立断,顺势将武器院予以扩大。
此外,赵祯出面与几位大臣交换了几块地,“四海贸易”也出资收购了一些士绅的土地。至此,两城之间的所有土地皆掌控在赵立庆手中,任由他规划摆布。
虎卫军暂且临时开辟了一块地用作训练场,待到康定城全部建设竣工,再行建造新的营地与训练场。
由于朝廷和“四海贸易”的大力推动,山东、山西、河北、河东、陕西、河中六省大面积种植棉花,今年收成颇为可观。
“四海贸易”从国外大量收购粮食并运回海州港,以此填补几省因种植棉花而产生的粮食缺口。百姓们对种植棉花热情高涨,因其收益高于种粮。
“四海贸易”还在河北、河东、陕西三省设立了织造坊,加上汴京城南织造坊的产量,一时间,便宜耐用且保暖的棉布充斥着大宋各州府。
棉布销售采取批发形式,不过“四海贸易”将零售价固定,严禁客商私自涨价。一旦发现私自涨价者,扣除保证金并解除合作契约。一般而言,商人都不敢如此妄为,毕竟都清楚“四海贸易”乃皇家产业,能跟着赚些钱已然不错,若肆意乱来无异于自寻死路。
“四海贸易”在棉布这项产业的利润,在所有产业中是最低的,按零售价计算尚不足半成。但胜在量大,整体盈利还算过得去。
与此同时,这倒是带动了民间的染布行业,各地涌现出众多染布坊。刚生产出的棉布为白色,百姓总不能成天穿得像戴孝,自然需要染些其他颜色。染完后的棉布价格同样实惠,市场竞争激烈,若卖贵了自然有别家卖得便宜。
赵立庆让百姓吃饱穿暖的目标,算是迈出了一小步。
南方的丝绸业受到了一定冲击,但未伤筋动骨。毕竟有钱人还是更倾向于穿丝绸,再者丝绸有大量的出口量。
最新一期的“大宋月报”公布了“武器院”的一项研究成果:蜂窝煤的制作方法以及配套的煤炉。文中还善意提醒靠砍柴卖柴为生的人,改行去制作煤球贩卖。这与上次公布水泥配方一样,引起了巨大轰动。
康定城里一排排崭新的两层小楼矗立着,虽说两楼的间距仅能容一人通过,但门口的水泥路颇为宽敞,足以让两辆马车并行。
小楼内部配套齐全,家具全新,厨房里设有灶台和煤球炉,每个房间配备一张床、一个小衣柜,甚至连棉被都已备好,将士们能够直接拎包入住。
十月中旬,回家探亲娶亲的虎卫军将士陆续归来,他们以省为单位一同返回。最早回来报到的是湖北省将士,其中约有一半的将士带来了新媳妇或爹娘,多数是携媳妇归来。
为了让同一省份的家属尽量居住得近些,赵立庆划出特定区域,让携带家属的将士抽签决定居住的小楼,所有人一视同仁,军官与普通士兵共同参与抽签。
至十一月中旬,所有回家探亲的将士均已回来报到,然而仅有约六成带来家属,皆称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媳妇,对此也无可奈何。那些单身汉因无家属,自然没有分房资格,只能继续留在军营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