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相互拥抱(1 / 1)

官阶赎罪?梦话一场!刘备眼帘微垂,辛循、逢化二人步入视线,他神色不惊,风轻云淡……刘备但言片语,掷地有声——

古往今来,伟业之基,皆筑于民心之上,民为贵,民为本,民为秤,君王轻若鸿毛,民众重如泰山!

纵使位极人臣,亦不可逾越万民之海。

语毕,四周静谧,仿若时间凝固。转瞬,欢呼如潮,席卷而来,民众心中大快。反观逢化、辛循,面色煞白如纸,寒气逼人。刘备借势加力,言辞如锋:彼辈欲阻吾为民请命之路,更兼罪行累累,区区官职,岂能救赎?

刽子手何在?听我令——

继续行刑,斩!

霎时间,利刃破风,声如裂帛,又十颗头颅,无情落地,血花飞溅。逢化目睹此景,惊骇之余,胸中气血翻腾,终是压制不住,一口鲜血夺口而出,形同残烛将熄。辛循,眼睁睁目睹家族后辈逐一倒下,心如刀绞,一口闷气堵胸,竟至晕厥边缘,无力回天。然刘备之令,不绝于耳,斩字连连,如同催命符:

斩!再斩!三斩!

台上,血色弥漫,罪恶之花在刀锋下凋零;台下,人头攒动,见证着正义的裁决。空气中,铁与血交织的气息,令人窒息。须臾之间,那些散布谣言、诽谤州牧、私蓄死士的世家子弟,数十人皆成刀下亡魂,无一幸免,尽数伏法。半炷香未过,监斩台上,罪孽尽消;台下,则是血与泪的见证,宣告着正义终将到来。人群的脸庞,宛如被月光染白的纸,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在冀州魏郡的这片土地上,正上演着史无前例的一幕——

首度,如此多的名门之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迎接了命运的审判。更令人唏嘘的是,他们之中,不乏身披官袍,肩扛重责之辈。刘备,那位被世人尊称为“仁德化身”的

冀州牧,竟在对方官职未除之际,毅然决然地挥下了正义之剑,将这风暴中的一切,悉数斩断。“刘备!”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自人群中炸响,那是逢化,他的声音里,是愤怒,也是绝望,随即,他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倒在了尘埃

之中,意识沉沦。监斩台上,刘备巍然挺立,目光如炬,他说:“诸位见证,刘备所行,唯民是尊,唯民是图,唯民是重。凡阻碍民生,侵害民利者,我刘备,誓不姑息!”言罢,他转身离去,步伐坚定,每一步都踏出了决心与力量。民众的反应,如同春日里解冻的河流,欢腾而热烈。他们相互拥抱,掌声雷动:“有冀州牧守护,我们的未来,何惧风雨!”“昔日的漠视,终成过往,玄德公,定是下凡的救世主!”欢呼声此起彼伏,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浪潮。夜幕降临,邺

城被一层无形的阴影笼罩,全城戒严,夜色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逢、辛两府,白幡高挂,凄凉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灵堂内,棺材冰冷,亲人的泪水与焚烧的纸钱交织,悲鸣四起。“刘备,此仇不共戴天!”逢化的心,如同被撕裂般疼痛,誓言如刀,刻在心头。而在辛家,辛循更是几度哭至晕厥,醒来又泣,泪水与痛苦交织成无尽的夜晚。而这一切,

不过是风云变幻中的一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的,是人们对正义与仁德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那位以民为本的冀州牧,无尽的敬仰与传颂。在命运的迷雾中,众人集体失语,对这残酷真相哑然失声——“刘备,竟是那将我们推向悬崖边的推手。”

“既然如此,仁慈便无需再存,只余决绝以对。”夜色如墨,誓言在暗流中悄然酝酿。

星夜兼程,辛循匆匆披星戴月,踏入了逢府的大门,一场无声的较量在灯火阑珊处悄然铺开。直到月挂中天,他才带着一抹不易察觉的沉重,悄然离开逢府的深邃。

时光流转,数日的哀悼如同漫长的冬日,逢、辛两族的泪水汇成了送别的河。当夕阳洒落最后一抹余晖,逝者的归宿终得安宁。

而城外,一座孤峰傲立,仿佛是天地间特意预留的墨宝,被刘备一眼相中,作为冀州学术殿堂的摇篮。此次筑梦工程,刘晔肩上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他向刘备抛出关键问题:“主公,建造此等伟业,所需之资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