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争论(1 / 2)

放下手机,方远先去把刚才没刷完的牙重新刷了一遍,然后才开始在网上搜索起谷峰说的那篇影评。

找到原文后,方远仔细看了一遍,前面一大堆都没啥,只是在夸自己的电影,主要是最后一段,这个叫谢林的影评人有点指责金牛奖评选方式不公正的意味。

点开自己的微博,果然,底下的评论都炸开锅了。

“金牛奖完全是看票房的,方导这样的文艺片导演太吃亏了。”

“奖项只靠票房评选,完全不对电影做综合考量,我看,金牛奖改叫商业电影奖好了。”

“就是,金牛奖上完全看不到文艺电影的影子,评委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评选方式。”

“电影界的最高奖项不该做个表率吗?如果连金牛奖都不扶持文艺电影,长此以往,还有文艺电影生存的空间吗?”

“文艺电影本来就在票房市场上不吃香,要是连奖项都没有的话,别说发展,连生存都难了。”

“也不能这么说吧,文艺片确实没有商业片那么好看啊,反正我是看不进去。”

“不管怎么说,文艺电影确实有存在的必要,我觉得金牛奖不说要偏向文艺片,至少也要公平对待吧。”

其实在以前,多数电影奖项的评选都是对文艺电影倍加青睐,而商业电影最多拿几个最佳特效、最佳音乐之类的小奖。但金牛奖不同,自创立之初,就是以商业电影为主,这也是它最开始饱受诟病的地方。

可是金牛奖不仅没有在批评声中衰落,反而越做越大,因为专注在商业电影上,所以每一届都是话题、看点十足,关注度一直很高,没过多少年就成长为电影界最具知名度的奖项了。

金牛奖办得这么红火,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他的小奖项,于是,多数奖项的评选都在逐渐朝着商业电影倾斜。

并且随着电影市场的扩大,商业电影的票房也是水涨船高,资本不断涌入,每年拍的商业片简直不计其数,而文艺电影本来就不挣钱,现在连奖都不好拿了,自然愿意拍的人就更少了。

只不过文艺电影的受众有限,所以这方面的争论虽然一直都有,但声势一直不大。直到方远的横空出现,他拍的电影虽然不完全算是文艺片,但跟商业片更搭不上关系,所以电影圈内的人都默认把他归类到文艺导演里去了。

而他的两部院线电影都是十几亿的国内票房,这是其他文艺片连想都不敢想的成绩,方远一个人的粉丝数量也基本等于其他文艺导演的总和了。

现在距离金牛奖提名仪式没几天了,谢林的一篇影评正好成为导火索,重新点燃了人们关于金牛奖评选方式的争论。

方远放下手机,有些苦恼,在这个问题上,他还真不好发声,要不然很容易就把两边都得罪了。

不过就算自己不想说话,媒体肯定也会追着问,这几天又正好是《返老还童》的宣传期,自己要到各个城市做路演,到时候记者肯定会抓住这个问题不放。

gu903();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