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跑得也太快了,我和你一起进去!”元璟跑得太猛,一停下就止不住地咳嗽。
赵琼正站在褚家家宅的大门前等小厮回话,她看见元璟跟了过来也没做过多的解释,而是反复看手中的字条。
字迹清晰而潦草,因为它被细竹筒保护着,所以没有出现损坏,赵琼手里还拿着细竹筒,她先前在房顶捡到那只死鸟,看到鸟尸僵硬羽毛脱落,似乎已经在房顶死了好几天了,再看笔者所写的时间是十一月十日……
赵琼浑身直冒冷汗,今天已经是十月十四日了,四天时间过去,益阳如何了?
她知道益阳距襄陵约有一百二十里,而军队行军打仗,轻步兵若以极限速度前行,每日可走六十里,重步兵可走四五十里,骑兵每日可走九十里以上……
如果益阳城外的军队真的是来屠城的,那么他们只需要一昼夜的功夫就可以到达襄陵边界!
“赵琼,你不要慌张,切莫自己吓自己。”元璟试图安抚赵琼。
赵琼看了元璟一眼,扯动嘴角,“我倒希望是我想多了……”
小厮过来回话了,“老爷让小少爷去书房相见。”
赵琼不敢再耽搁,立刻跨入院门步伐匆匆地奔向书房,元璟紧随其后。
褚河和褚天戈父子二人似乎在商量着什么事,他们瞧见赵琼和元璟进来,刚想问话,赵琼就抢先一步开口了。
“晚辈在打扫房顶的时候发现了一具腿上绑着小竹管的鸟尸,竹管中装有一封信件,上面写益阳面临屠城之祸,朝廷军队已兵临城下,百姓皆驱至之城外,恐难逃一劫。这封信的书写时间是十一月十日,距今已有四天。”她语速极快简明扼要地交代了事情因果,然后递过手中的纸条,“这就是我在竹筒中发现的信,将二位过目。兹事体大,赵琼绝无半句虚言!”
褚天戈面色骤变,他拿过赵琼手中的小纸条,看了两眼之后脸立刻变得苍白了。
褚河从儿子手中夺过信件,他看完最后一个字,顿时觉得晕头转向,扶住椅子把手才勉强坐稳。
元璟用一种惊慌失措的眼神看着在场的几人,“朝廷怎么可能如此?百姓才是国家之本,如果益阳真的被屠城,那会死多少人?”
没人答话。
褚家父子陷入了死一样的沉默。
赵琼看看他们两人,思虑片刻,开口道:“可否开启城门,让百姓四散逃命?鼠疫已扩散至南方诸镇,百姓去哪里都一样,与其被困等死,不如开启城门,博一条生路。褚伯与褚先生以为如何?”
屠城,屠戮满城,被杀的只有平民百姓吗?不!褚家、襄陵官员也被杀之列。
在上位者眼中,人命什么都不是。在朝廷眼中,褚家不过是一个随时可以摁死的蚂蚱。在浩浩军队面前,手无寸铁的城民百姓简直和待宰的牲畜一样无力反抗。
赵琼认为,只要褚家人不想死,他们就一定会想方设法开启城门逃命。
褚河年纪大了心境沉稳,再加上有了心理准备,所以他很快就缓过神来了。
“孩子,告诉我……”他深深地看着赵琼,语气低沉,“还有其他人知道此事吗?”
“晚辈一看到这封信立刻就来了褚家,只告诉婶婶要抓紧收拾些重要物件,至于旁人,晚辈未曾提起只言片语。”赵琼道。
褚河又问:“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应当知道屠城意味着什么。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赶紧想办法带着家人逃命,反而要大费周章地前来告诉我?”
“瞒而不报,眼睁睁地看着襄陵百姓去死,这种行为与直接谋害人命有何区别?燕军屠城,此为残暴之举,若我瞒而不报,岂非也成了燕军帮凶,和他们一起行残暴之举?”赵琼道,“晚辈对屠城之事无能为力,却不能对一条条即将逝去的人命无动于衷。漠视人命者枉为人!”
“最后一个问题……你为何不去找襄陵县令,反而来找褚家?”褚河眼神复杂。
城门需有县令官印才可开启,但如今驻守城门的是征粮官兵,而非襄陵的兵丁。
“晚辈人微言轻,就算去了县衙,说的话恐怕也无人愿信,晚辈与褚先生、褚伯多次接触,觉得您二人是可信之人,”赵琼不愿遮遮掩掩,“更何况在襄陵,褚家比官府声望更高,更易取信于民。”
褚天戈突然笑出了声,“取信于民?你这小孩儿,褚家取信于民又有何用?”
“可以煽动民众聚众闹事,逼迫官府让步。”赵琼眼皮一抬,说话直白,“世衍告诉我,先前褚伯曾为了迫使县令开启城门以及释放被捕的染病者聚集民众于县衙大门前。您说的话,比县令说的话管用,因为褚家声望高,百姓更愿意听您的。若兵临城下,城门依旧闭合,襄陵该如何应对?百姓就这样等死吗?褚家也不愿看着襄陵亡,难道不是吗?”
褚天戈脸皮一抖,他揣摩赵琼话里话外的意思,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脊椎直冲天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