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乱子(2 / 2)

稍后有中官出来宣旨早朝结束,这帮官员才小心翼翼的低头离开,谁也不敢跟旁边的人说话,直到出了宫门,才有相互熟悉或者一个派系的人悄悄商议去谁家聊聊。

不提离开的张秀永嘉,还有那些感觉大事不妙的大宋官员。

赵眘领着虞允文等几位宰相级别的大臣刚进入偏殿,赵眘还没有坐稳。

虞允文就来到赵眘面前行礼,请赵眘赶紧派人将孔府的奏折赶紧给萧琦送去,不然可能会出大事。

赵眘和其他几位大臣,根本就没有往孔府会不会被灭那地方想。

听了虞允文的提醒,君臣几人顿时大惊!

赵眘声音都发颤了:“虞爱卿可是担心镇北王会对孔府动手么?”

右丞相付吉杰大怒:“镇北王就算再于国有功,他怎么敢对我传承千年的儒学根基动手,难道他不知道那样会让他粉身碎骨么?”

虞允文摆摆手:“付大人稍安勿躁,镇北王一直在京师临安城,这学子闹事这才刚开始。

连官家与我等也都刚得到消息,即便镇北王也得到了消息,真有军令也只是刚出临安而已。”

赵眘疑惑:“那虞爱卿因何这般着急,要把这孔家的奏折尽快送与萧琦知道?”

虞允文也顾不上绕弯子了,直接说道:

“陛下,诸位大人在书法一道也都颇有造诣,请诸位大人仔细看看这孔家送来的奏折。

孔府这奏折字虽漂亮,但是难掩书写之人心中慌乱,那孔府能给官家写奏书之人为何慌乱?

虞某也是孔老夫子门生弟子,说句不该说的话,孔家历代何时惧怕过任何朝廷和官员。

即便有儒生犯错,孔家能做到不偏袒就不错了,何时如此决绝将各地几千书生扫地出门?”

付吉杰大惊:“虞大人的意思,那孔家发觉这些书生所做,会给孔家带来灭顶之灾么?”

赵眘和其他几位大臣也都懵了,赵眘赶紧问道:“虞爱卿所忧何事,快请速速讲来。”

“陛下,诸位大人,可曾想过镇北王在我大宋军中与百姓中是何等地位?

此次各地书生闹事,诸位大人即便不知道究竟是何起因,目标是谁,但是我想诸位也猜得到。

那孔府在山东境内,山东又在镇北王的封地之中,镇北王封地中皆尽是大宋常胜营军兵。

这些军兵灭那几个国家的时候,最喜欢干的就是用那里皇室一族堆京观。

各地书生打着孔家的旗号,明着打压工匠,暗中剑指镇北王,那些常胜营会有人看不出来么?

虞某以为,就在各地书生闹事,我等还没有收到消息的时候。

先行得到消息的常胜营军兵,已经有了动作,从这写奏折人压不住的慌乱可猜得到。

这次如若真惹恼了常胜营,那孔家一族很可能变成一座京观!”

众人听了大惊失色,赵眘疑惑:“虞爱卿不是说镇北王也刚得到消息,即便有军令也就刚出临安城么?”

其他几位大臣也疑惑,同时转向虞允文,希望虞允文给个解释。

虞允文只好再次解释:

“陛下,臣也曾领兵作战,深知那些兵丁识字者少,做事全凭自己喜好,他们到了常胜营之后。

几乎战无不胜,有人要对他们的统帅动手,根本不需要军令,这些军兵即便将来会被军法砍头。

也要先将对自己统帅不利的人先灭了才行!”

其他几位大臣全都惊呆了:“这些武夫,难道不知道这么做会断了我华夏的根基么?”

虞允文无奈:“众位大人有所不知,对那些军兵来说,能带领他们打胜仗的人才是大宋的根基。”

赵眘听了连忙招呼中官过来,命其用最快的速度,将孔府的奏折送到镇北王萧琦手中,并要求他严加看管常胜营军兵,不得出乱子。

给萧琦送孔府奏折的中官刚走没多大会儿,突然有侍卫来报,说镇北王封地出事了!

这可把赵眘和虞允文等人差点吓尿了。

他们都以为那些**已经对孔家下了手,赶紧命令把报消息的人领来说清楚。

盏茶之后,吏部一名官员战战兢兢的被领进偏殿,这货哆哆嗦嗦的行礼之后,把得到的消息向赵眘讲述了一遍。

原来那些脑子里都是水的家伙,不光在长江以南各地鼓动儒生闹事。

有些人觉得在镇北王封地闹腾起来,才算得上真正的能打击镇北王萧琦的嚣张气焰。

于是他们下了大功夫,联络了不少北边镇北王封地的官员,虽然大多数官员都拒绝了,但是仍有几名被说动了的官员参与了进来。

前几天各地儒生开始闹腾的时候,镇北王封地中,也有几个府县闹腾了起来。

与这边不同,镇北王封地因为之前被金人占据了几十年,加上常胜营收复后加强军备,那里的民风相当彪悍。

虽然那里常胜营军兵众多,还没等常胜营出手,那些闹事的书生因为妨碍了那里百姓的生计,有几个府县的儒生直接就被当地百姓给打散了。

那些书生吃了亏,就找之前暗中鼓励他们的当地官员撑腰,不出意料,当地打学生的百姓被抓起来不少。

可是他们再次聚集起来闹事的时候,常胜营的军兵就赶到了,抓捕了很多没跑掉的儒生。

那些前去问罪的当地官员,全被常胜营军兵打了出来。

这还都是小事情,惊动吏部,吓得他们慌忙前来找皇帝报信的。

是有一名当初刚夺回失地,朝廷派去的一名从五品刺史,不知道哪根筋不对,竟然带着衙役和几百城防军,想要冲入军营抢人。

结果这二货刺史被常胜营军兵斩杀,他领去的衙役城防军,被砍杀十几人后投降被俘。

常胜营将领魏有林领军将这刺史家抄封时,竟然查抄出了不少朝中大臣跟这刺史的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