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下力气提高工业制造水平(2 / 2)

说是改动,其实只是改了科研小组普通成员奖励那一条。

因为铸造局中的高级工匠,经过这些年之后每个人都有了官职,所以奖励一百两银子,给九品官职就不合适了。

萧琦把奖励官职这一项给去掉,将奖励银子的数额翻了一倍,变成科研小组的普通成员全都奖励二百两银子。

现在整个大宋的工匠们,都开始专心研究这几种新型机器,全都想着自己能有什么发现,使得自己能名利双收。

对此萧琦倒是没有在意,自古以来喜欢名利是人的本性。

只要这些工匠中能出现一批科研型的技术人才,那就给他们名利,只要你有本事一直不断地改进机器。

就算让这些人一辈子大富大贵也是值得的,能不断改良机器,并且使得那些机器逐步更新换代的高级工匠,那就是大宋的国宝级人才。

别说让他们大富大贵,还要给他们派护卫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

对于萧琦在外边搞出这么大的动静,皇帝赵眘和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也很快知道了。

这帮大臣心中很是不满。

说好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呢?

现在镇北王弄得那些工匠的待遇飞一样的上涨,而他们这些读书人,特别是那些以前没有考中进士,但还能因为是书生而受人尊敬的人,如今地位直线下降。

考中进士还好,前途一片光明,仕途的大门已经打开,以后不能说荣华富贵,可也是人人敬畏的官老爷了。

但能考中进士的毕竟少之又少啊。

绝大多数书生苦读十多年,最后钱没少花,却啥也没落着。

家中富裕的还好,那些家世一般的,甚至家中为供其读书,结果开销太大导致家道中落的都有。

现在可好,镇北王不但一直提高工匠的待遇,还弄了初级和中级的学堂。

虽然这些学堂中是以培养识字的工匠为主,并不跟他们争抢仕途,即便是做出不小成绩的工匠,最多也就封赏个有名无实的官职。

可那些工匠赚的银子可是实实在在的啊!

一边是赌博一样,把钱全押在家中读圣贤书的孩子身上,十几二十年后弄得家徒四壁,结果只培养出个教私塾的先生或是账房先生。

另一边花不多的钱,经过几年的时间,家中的孩子成了初级工匠后,不但不用再花钱,那孩子就能大把的给家里赚钱了。

这两种结果对比之下,除了家中富裕,只盼着给自己家里培养出一个官老爷的富户,其他的那些家世一般的人家,几乎都送孩子去上镇北王所办的那些学堂去了。

这让那些儒家一派,从官员到下面的那些书生,全都感觉到了巨大的威胁。

可是他们却不敢再搞什么小动作,这镇北王真不是他们这些儒生能招惹的起的。

前些日子那些搞事情的激进书生,都已经被永嘉公主给堆了京观,就连儒家的根基的孔府都赶紧服软。

他们就更不敢再搞七搞八,谁不想好好的活着,白白送死的事情傻子都不愿意干。

不过他们不敢找镇北王萧琦的麻烦,但是他们能在朝堂上跟皇帝唠唠这事啊!

这段时间可把赵眘给郁闷坏了,那些大臣天天在朝堂上跟赵眘提意见,说现在镇北王弄得那些工匠的学堂太不像话了。

把大部分未开蒙的孩童都弄到他们那里去了,这样长久下去可不行,读圣贤书的越来越少,以后我们大宋将会缺少治国人才啊。

赵眘心中非常清楚是怎么回事,这事情还真怪不到人家镇北王萧琦头上,人家的学堂每次招新生,全都是孩子的父母自愿送孩子去的。

别说跑去跟你们抢学生,人家学堂的教书先生连大门都不用出,学生就自己找来了。

可架不住这帮大臣们天天在他耳边吵吵,赵眘只好说一会儿召萧琦进宫问问怎么回事。

这帮大臣听了马上闭嘴不再言语。

他们都清楚,再说下去皇帝一着急,直接把镇北王现在就找来,那镇北王知道他们在背后鼓捣学堂的事情。

若是发飙揍人,那谁挨揍都是白挨。

毕竟人家的学堂,每年也就是在外张贴个招生启事,学堂中的教书先生根本连门都不用出,那些孩子的父母就把孩子给送到学堂了。

这读圣贤书的人原来越少,还真不能说是人家镇北王故意和他们抢生源。

萧琦得到自己老丈人派人传话,说让他进宫,有事情要问他。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萧琦也不敢耽搁,赶紧骑马赶去皇宫问发生了什么事。

知道是那帮大臣说他的那些学堂,抢走了大批未开蒙的孩童,天天在朝堂上诉苦,说以后大宋能治国的人才会少很多。

萧琦不屑的呸了一声,说道:“那帮腐儒真是两天饱饭吃的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父皇有所不知,孩儿一直叮嘱那些学堂,不许外出招生,每次招生只需贴出招生告示即可。

那些学生都是被父母自愿送去的,何来与他们争抢学生之说。”

想到这具身体之前也是读私塾出身,长叹一声:

“孩儿当初也是在私塾读过所谓圣贤书,可读圣贤书的人就能变成圣贤么?

那些书生读一辈子书,真正学到治国安邦的有几人,大多都是聚在一起吟诗作对。

更有甚者还相约一起去淮河听曲儿,哼!治国良才岂是他们这些人当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