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遥望西方(1 / 1)

李世民满脸喜悦,今日之态,实属许久未见之欢颜!“呵,世子无需多礼,些许微薄之劳,何敢贪赏?”程子熙谦虚施礼。

魏无羡暗叹一声,原来程子熙终究成为李弘心中那根刺矣。先前,世民公虽钟爱程子熙机智,然而说为黎庶苍生尽心,实不足道。然此刻,李世民欲伐吐蕃,程子熙献双宝!此物若宝,实无可置疑!

地图助我大唐铁骑无惧迷失,无论疾追或迂回,皆行止自如;而铁马蹄,一策小计,便使每年损失之宝马锐减近九成,程子熙之功,令魏无羡不敢轻言。

天下人皆知程子熙不喜朝政,是以李世民赐免上朝之权。当今五品及以上官员,几人可获如此殊荣?除退隐的李景龙,和体弱的程咬金,余皆不得此特权。

程子熙这两项大功,仿佛赋予他一道保命金牌。待西征功成之日,就算程子熙坐观事态,军功也可纳入囊中。毕竟可以说,若非程子熙之铁马蹄,胜算仍存,然牺牲必定巨大。

自从程子熙与李弘分道扬镳后,魏无羡多方图谋,意阻程子熙前程。闻程子熙被李世民闭门谢客,李弘曾欢愉一时。彼时魏无羡暗思:此举过于乐观,事实果然如此。

程子熙昔日之错已淡,因何缘由皆不重要。此时此刻,李世民的宽宏大度,令一切过往烟消云散……

“程公子才智超群,研制出这般神器,实为当代俊杰之首!”“我大唐代,有此人方能屹立千秋而不朽!”魏无羡深情感叹道。

“哎呀,老魏这阴招又来了。”程子熙心中冷笑,此乃明捧暗削无疑。

此举将程子熙捧上年轻英雄的位置,如今热血年少,岂会心服口服?纵口不言,心底必有微词。久而久之,程子熙为保声望行事必将如履薄冰,少年锋芒渐失,恐未来之路亦蒙阴影。

程子熙洞悉了魏无羡的策略,只可惜魏无忌错估了他的本心——程子熙岂是在乎名声之辈?

“无忌过虑了,建立一个千秋万世的王朝,谈何容易?”“夏商周三皇古已有之,不表,即便如盛世汉朝,不过历经二十四帝,享年四百零七载,千秋永世,不过一厢情愿罢了。”

“但愿我大唐能够在子孙手中延绵更多岁月,便令我心稍安矣。”李世民言语令四周沉寂,此类言语,唯他李世民可谈,群臣不敢妄议。

王朝替换时常有之,为臣者,但忠于一朝天子。有幸者或经历两朝,更有极少数成为三朝老臣。李世民看透历史流转,群臣却不言,此乃大忌。

“陛下思虑太远,古今无人长生不老,故吾等能做的,只是把握今朝。”“为君王分忧,留一世之名,此生之所向矣。”程子熙微笑答道。

“哈哈哈,好一个为君王分忧,留一世之名!看来吾等白活一场,还不如一犬啊!”李世民听到这几句,不禁笑声朗朗。

同一语境,诗词所指却各有韵味。程子熙的“分忧”,正是指征讨之事。身后名,乃是告知李世民人生短暂,声名却可久传。

“程子熙,程子熙,朕当赏之!”“尔不仅为我大唐作出巨大贡献,更对人生产生了洞察,实难相信你不过十五六载少年!”李世民拍着程子熙的肩,满目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