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灵药堂(1 / 1)

刘世亨在队伍里见到梁玉安也不意外,又看他天天跟陈明瑞在一起,以为他是陈明瑞家里请的护卫,反正大家在外面请的护卫,不是云山湖的,就是天南江的。刘世亨心中自得:一群没见识的家伙,既然到南边来,肯定是天南江的人更熟悉这边的风土人情。你们找再多云山湖的高手,到了这边,不还是到处找人打听?哼,我已暗自占得先机,你们是争不过我的!至于知道梁玉安是代表京中某家来的后,他也不在意,无名小卒罢了,不足挂齿,何况他运气又出了名的差,云山湖来的又怎样?

终于,可以出营了,梁玉安带着自己的十人小队,任务是巡逻方圆二十里的山林,同时帮灵药堂的医者们采集两种草药,他们每个人背上都背着一个大药篓,要不是手中拿着兵器,与当地的药农没有区别。虽然已是冬季,灵药山上依然郁郁葱葱,漫山遍野的植物,都能入药。他们今天只需采集两种治疗腹泻的,临行前,灵药堂的医者给了样板,照样子采集就是,况且队伍里还有五名老兵,他们做过很多次同样的任务。要是算上张小年,他们队伍里有六名老兵。梁玉安认为听老兵的没错,去的时候大家只是巡逻,往回走的时候再采药,这样可以省时省力。

十人的队伍撒的很开,分成了三组,能相互照应,又可以巡视更大的区域,谁知道会从哪里冒出野兽或者流民土匪啥的呢?他们又学会了辨别虫鸣鸟叫声,也是伙伴们传递信息的方法。今天,他们小队,间断的云雀叫,表示平安无事,连续的云雀叫,表示有情况。连续三声猫头鹰叫,表示有敌人,需要支援……

每个小队的暗号都不一样,出发前由队长来确定当天用什么。刘世亨和陈明瑞的小队也出来了,分别在他们的左翼和右翼,还有其他人带着的小队。

灵药山上,天天虫鸣鸟叫,热闹非凡。

苏本江是乌兰国的一个混混,家住乌兰江边,这次江堤决口,他侥幸抱住一块门板,逃得性命。打算逃到大梁讨生活,没想到大梁官兵反应那么快,在边境设了卡,没有通过灵药堂的检查不让过去。在难民营里天天干活,累的腰酸背痛只有两顿粥吃,他可是早就被诊断是健康的,只是不会手艺,哨卡不放行。那个校尉说难民营有很多他的乡亲需要照顾,既然他没手艺,去大梁不一定能找到活计养活自己,还是留在这里帮忙,保准有饭吃。这里不是在自己老家,又看着官兵明晃晃的兵器,苏本江不敢撒泼,只能老老实实干活。他以前哪干过这些脏活累活啊?那些刚逃过来的难民,身上又脏又臭不说,一多半还有病。他们这些健康的人要照顾那些伤病的人,吃喝拉撒都要管,他连自己的父母都没服侍过好吧。所以,他天天想着怎么开溜,还有一些人和他差不多,物以类聚,几个臭味相投的人凑到一起,偷摸的商量着怎么离开难民营,混进大梁。

难民营里,最近消炎止痛类和治疗腹泻的药消耗的非常大,虽然方将军让巡逻的兵卒帮忙采集,还是供应不上。邓秋叶是灵药堂的一名药者,师傅让她和几个师弟师妹组织一些身体健康的难民,简单培训后,进山采药。没想到这群人里有几个不安分的家伙,进灵药山后,就往更深处钻。

邓秋叶还担心他们迷路,大声提醒:“大家不要走太远,我们需要的药材,这里就有很多。你们看仔细哦,就是那种有许多小叶子,结着小豆夹的草,稍微松两下土,就能拔出来了。”

有人远远的回答:“知道了,我这边也发现一大片,那边也有,你去那边挖,别跟我抢。”

另一名药师提醒道:“一个地方的不要挖光了,要留一些当种。”

四处传来零零散散的回应。

苏本江几人在山中穿梭,一个叫王象的说:“我们要沿着溪流往上走,免得迷失方向。我记得以前到万山县,路过的村镇都有从山上流下的溪流。”

另一个叫李四的提醒道:“你说的不对,我们现在沿着溪流走,是又走回去了,我们要先往北,翻过这道山梁。”

又有人问:“王象,你上回去大梁,走了多久啊?”

王象回答:“我上次去的是万山县,过了检查站,半天就到了。”

有人喘着粗气,看起来已经累得不行了:“这里好像是新兰县的地方,不知道还要走多久。”

李四说:“新兰县城离检查站更近,听说只要一个多时辰。”

“真的吗?那太好了,到了县城,先弄些好吃的,难民营里一点油水也没有,我口水都能养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