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五都之策(1 / 1)

三军大都督府,程知节和尉迟恭在一起喝酒。三军大都督府说忙也忙,说不忙也不忙,基本上花两个半时辰就能干完所有的公务。当然,主要是因为三军大都督府是草创,官员配置不是很齐全,许多事还是由兵部暂代,所以才让人悠闲的时间很多。

“陛下看起来很不喜欢府兵。”尉迟恭咂摸了下嘴唇道,“不过细细想来,对比兵募,府兵确实差了几分意思。不过,兵募实在是太花钱了。”

“钱?”程知节丢了颗花生进嘴里,“你什么时候见过陛下缺钱?别忘了,陛下还是吴王的时候,每年要给朝廷送多少钱粮啊!不说别的,就这个地豆,也不知道陛下赚了多少钱!”

花生这玩意铺开的很快,油炸花生米又香又脆,从江南沿着运河迅速传到了关中。只不过,花生的种植铺开的还不是很广,所以油炸花生米价格还是挺贵的。不过,对于程知节而言,洒洒水啦。

程知节和尉迟恭都看出来了,李恪是将主要军权集中在中央,同时给地方一部分兵权。这样一来,既能防止兵权分散,同时也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卫反击能力。因为,如果事事依赖中央的地方没有一定便宜行事能力的话,搞不好一些小乱子就会迅速发展成大乱子。

而且程知节也觉得,李恪会将财权和后勤保障能力牢牢抓在中央的手中。

简单来说就是,想拉着地方禁军造反?李恪让你连开拔的钱粮都没有。

算了,不多想了,自己年纪也大了,就待在这三军大都督府里,能帮衬陛下多少就帮衬多少吧。

……

杨婉在后宫里愁眉不展,自己封淑妃没什么,怎么儿子李仁封了吴王!要知道,夫君可就是吴王起兵靖难的啊!

愁眉不展的杨婉,都没注意到李恪过来了。

“朕的淑妃,怎么一直唉声叹气啊?”李恪笑着走近道。

杨婉吓了一下,赶紧见礼道:“见过大家!”

“是不是因为千里的事?”李恪让宫人搬来一张躺椅,躺下去后很是闲适地道。

“夫君啊,你就是吴王起兵靖难坐上帝位的啊,难道你就……”

没等杨婉说完,李恪就抬手制止了道:“朕是要建立一个制度,一个亲王靖难的制度!琨儿是个好孩子,小小年纪就有贤君风范,将来当是一代明君!可是,琨儿之后呢?

当年先帝将朕封在吴地,最开始是将朕打造成给大兄最锋利的刀,后来朕更是被给予厚望,不仅要当大兄手里最锋利的刀,也要成为压制权臣最重的剑!可惜,大兄天不假年。”李恪叹道,“为此,朕就不能不考虑的远一点。按道理说,朕已经登基为帝,吴王这个名号当不再用了。

可是,朕现在要打破这个规矩,吴王这个名号,就是靖难亲王专用!千里这个孩子,非国难时,是琨儿手里最快的刀,国难之时,就是力挽狂澜之刃!以后,历代吴王都将有如此待遇。不过,吴王这个爵位不世袭,将从宗室子弟中选贤能者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