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节(1 / 2)

太子失忆后 雾矢翊 1744 字 2023-08-19

这时代的姑娘都是十五六岁出阁,十七岁还没嫁的都可以称为老姑娘了。

可温如水真的不想还没成年就嫁人,她觉得自己还是个小姑娘呢,为毛要嫁给一个男人摧残自己?

“当然可以。”裴织含笑说,“如果你不愿意嫁人,我可以帮你的。”

温如水提起的心终于放下,轻快地说:“目前我没嫁人的心思,以后如果遇到适合的话,再说吧。”

第118章矫枉过正。...)

温如水最终决定要开店做生意,要做出一番事业。

虽说在古代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世人大多看不起商人,那些世家勋贵之女更不会自甘堕落去经商,抛头露面。

但她并非纯粹的古人,不会觉得经商有辱身份。

她有系统帮忙,有裴织这位太子妃支持,比很多人的起点都要好,发展的空间都要大,还不用担心被人在后面使绊子。

太子妃身后还有太子殿下,想使绊子的人都要看看得不得罪得起那位凶戾的太子。

背靠着这两位,要是还做不出一番事业,那她也不用活了。

其实她心里隐约有些明白,裴织支持她做生意,其实是锻炼她,给她成长的机会。

裴织作为太子妃,名下的铺子不少,若是她想做生意,多得是人帮她,并不需要她亲自出面,亦不会败坏太子妃的名声,被御使弹劾与民争利。

这时代的贵女是不会抛头露面做生意,但她们可以让信得过的下人去做生意,就算被发现,也可以说是赚些脂粉银子,不会让人说什么。

温如水心里十分感动。

【系统,你看女主并不是想PUA我,她一直在鼓励我、支持我,还会护着我,让我避免成为炮灰的命运。】

系统垂死挣扎:【她这是想让你帮她赚钱呢。】

【她如果想让我帮她赚钱,她就不会将玻璃和香皂的方子上交朝廷,这两种的利润岂不是更高?】温如水有理有据地反驳。

温如水将心比心,如果她处于裴织这位置,她可能做不到。

谁都知道玻璃和香皂的利润惊人,能赚到大笔的银子,还可以为自己增加政治资本,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最有用的。

可据她目前所知,裴织将这两者上交朝廷后,皇上对她并没什么赏赐。

其实也可以理解,裴织已经是太子妃,除了赏赐些外物、恩泽她娘家外,根本不知如何赏,所以昭元帝只能保持沉默。

温如水也是这几日思索,才想明白为何昭元帝允许裴织和太子来庄子,想必也是因为裴织献上的玻璃和香皂。

再往深处想,她发现在裴织决定从系统那里兑换高产农作物种子后,就开始安排这事。

她先是抛出玻璃方子,给他们一个月时间,让皇上看到玻璃的成品和利润,然后又甩出香皂方子,让皇上不得不正视她的能力。

至于皇上会不会怀疑她从哪里弄出来这两种东西,裴织也不担心。

因为有太子在,太子不会允许皇上因为怀疑对太子妃做什么,皇上碍于太子,更不会随便出手,以免伤了父子感情。

或许皇上还想看看太子妃能拿出什么利国利民之物。

比起自己的怀疑,当然是发展国家更重要,就算是昭元帝,也不会允许自己做什么。

种种原因,让裴织在昭元帝心中的地位从“太子妃”变得更超然,所以当她要去庄子玩时,皇上不仅不会阻止,还会帮忙弹压下其他反对的声音,由着她好好地玩。

温如水将这些想明白后,对裴织更是敬服。

这才是走一步想三步的人,怨不得在剧情里,她会一路顺顺利利地从太子妃成为皇后,最后让大禹成为一个无外敌敢侵扰的帝国。

想到现在裴织护着自己,甚至给机会她表现,让她成长,温如水如何不激动。

有这么厉害的女主庇护她、支持她,若是她还做不出一番事业,那就是连猪都不如了。

“太子妃你放心,我一定会赚很多钱的。”温如水满头热血,“到时候都给你花。”

裴织不知道她脑补了什么,不过很欣赏她的干劲。

她笑道:“其实我更希望你能拉动大禹的经济,只要大禹的经济发展,日后搞基础建设时,才会更顺利。”

温如水猛地点头,在心里说:【系统,你听到了吧?她并不是为自己。】

系统终于放弃挣扎,【……知道啦,你好好干吧。】

它当然知道女主对温如水没有坏心,只是不甘心自己被她压制、掌控,只是再不甘心,它的宿主都投诚了,它能怎么办呢?

接着,两人商量做什么生意,最后决定先做胭脂水粉、衣服首饰的生意。

因为这两种只要用心做,就很容易赚钱。

不过古代的胭脂水粉含铅量极高,她们要尽量将它弄成无铅无害的,这点不说裴织,连温如水都能去安排。

至于衣服首饰,她们有超前的眼光,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只要款式新颖、样式精美,还怕吸引不了客人吗?

等这些都做起来,积累一定的原始资金,就可以扩大生意,去做其他的。

温如水抓着水性笔,在一张白纸上飞快地写着,将她们商讨好的内容都记下。

裴织喝了口茶水,等她写完后,说道:“等农作物的种植进入正轨,不用再盯着这里,你可以放手去做。”

温如水道:“太子妃放心,我已经将我所知道的玉米种植方式都和那些庄户说了,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并不需要时时盯着。再过十来天,又可以兑换红薯苗,到时候一并种下。”

按照计划,她们会在庄子里待上一个月,等兑换到红薯苗,将之种下再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