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我在隔壁我姓王(1 / 2)

“你好!”这可是一大看点,短暂的广告后,导演立刻提醒他接入电话。

“我的天啦,我要道歉,对不起!”

肖一若笑了,这样的开场白还是蛮有趣的。

“哦,怎么说呢?”他也没着急去问对方的姓氏。

“主持人,我真的以为小冬是装出来的,特别特别笃定那种,没想到居然是癔症,开了眼界了。”

“确实,遇到许多事许多问题,我们都习惯于经验主义,容易犯下一些错误,也不能怪你。”

“我想问问,小冬现在要怎么办呢?”

“相信许多听众同样关心这个问题,统一回复,”肖一若这儿自然有处理方式:“医生给的建议是让父母多多陪伴,孩子的癔症有些严重了,如果长此以往,很有可能转变成忧郁症。

但是治疗起来不算难。

因为找到了问题所在,据我们观察,小冬和母亲在一起时,会比平时更加活跃,只要多和他沟通,多陪伴,相信会好起来。”

“你们这个节目真不错,涨知识了,我的孩子也是七岁,平时我工作比较忙,经常出差,回家的时候他已经睡了,看来以后要也是要多陪陪他。”

“很高兴走进科学能带给你启发,还有什么想要分享的么?”

“哦我姓王。”

“谢谢王先生。”肖一若作为专业人士,一般不会笑场,除非忍不住。

挂断电话,他自己找着台阶下:“看来王先生是节目的老听众了,道歉大可不必,走近科学的初衷,便是找现实里的案例来给大伙一些启示。

友情提醒,我们找的这些都是真人真事,不过为了当事人的隐私,采用化名和地域模糊处理,请各位见谅,好的,让我们接进下一通来电你好怎么称呼。”

“我在隔壁我姓王。”

“嗯?又一位王先生,你好,有什么想法想交流的么?”

“我有共鸣,我今年二十一岁,大二,和小冬一样,从小就是和爷爷奶奶一块长大,记忆里,几乎没有和父母交流玩耍的印象。”

“啊”肖一若没啥经验,想要说点啥,但无从开口,好在这位王同学自己继续下去。

“那时候隔壁家小孩有游戏机,羡慕坏了,可是爸爸过年回来的时候,问我想要什么礼物时,我却不敢说。

以前不懂,现在知道应该是距离感。

非常陌生的感觉。”

“你现在对他们是什么感觉?”肖一若找到机会提问。

“咋说呢,挺复杂的!”王同学叹气:“读高中的时候挺恨的,人家父母时不时来看看孩子,问寒问暖,我爹妈一个月都难得打个电话。

有年暑假,我真的想他们了,于是悄悄地去到工作的地方,工地上的食堂。

我妈坐在门口洗着菜,我爸在里头忙活着,也不知道为什么,眼泪唰地就下来了。

现在上了大学,更能理解了。

父母肯定是爱自己的子女,很多时候,必须得背井离乡,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去工作。

我想说的是,小孩虽然不一定会说,但心里也是明白的,父母们能陪陪就尽量多陪,就像孩子以后长大了,双方的位置互换,你们同样也会期待子女回家。

gu903();多打打电话,多多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