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围观卫青大军凯旋的长安百姓们,一个个像是被施展了移形换位大法一般,全都跑到了西城,将那里围得水泄不通,就连原本应该去北门迎接卫青大军的许多人也都加入了其中。
如此一来,就导致北门这边变得冷冷清清,这与平阳公主预想中的万民夹道欢呼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娄烦王,第一个被长门卫逼迫投降朝廷的匈奴王。
卫青此次北征,击退了大单于伊稚斜和左贤王於单对渔阳、上谷等汉地的入侵,这无疑是一项伟大的功绩。
然而,与之相比,陈蟜却以微不足道的兵力成功为朝廷取得了河套地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陈蟜似乎都更胜一筹。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陈蟜用兵如神,打仗越厉害,对于平阳公主和卫青来说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毕竟,他们都是朝廷勋贵,也都希望朝廷军队对匈奴人的军事打击取得胜利。
但是问题在于,陈蟜是前任皇后陈阿娇的幼弟,这使得情况变得复杂起来。
由于他的身份特殊,他越是显眼,打仗越是厉害,就越容易引起卫皇后和平阳公主等人的猜忌和打压。
这并非出于恶意或阴谋论,而是因为双方所处的政治立场不同而已。
平阳公主和卫青作为皇后卫子夫的亲近之人,她们自然希望能够巩固自己的权势,并同时确保卫子夫皇后地位的稳定。
而陈蟜的存在被视为潜在威胁,尤其是当他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时。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陈蟜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仍然面临着来自卫皇后和平阳公主等人的打压和排挤。这是宫廷政治斗争的一部分,无人可以指责。
回到卫青凯旋的场景,平阳公主为了给他扬名立万,可谓煞费苦心。
她亲自出城迎接,并通过"灞桥卸甲"这个举动来制造话题,试图勾起百姓们的兴趣,让更多人前来夹道相迎。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娄烦王入长安"。
这个事件突然闯入长安百姓的视野,成为焦点,完全盖过了之前关于卫青凯旋的热度。
原本平阳公主精心策划的宣传造势因此变得虎头蛇尾,失去了原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