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究竟是何人出的主意?要陷我大顺如此险境!”老将军气愤的把帅帐里的桌子拍得砰砰作响,那愤怒的表情仿佛要将眼前的一切撕碎。
“这……听说是太师的主意。太师力荐大帅,甚至他还特意派人来……”一位将领犹豫地说着,声音越来越低,似乎有些不敢继续说下去。
“嗯?他还派了人来,派人来做什么?莫不是来示威的?此人如此祸乱国家,如今已经这么明目张胆了吗?”老将军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眼中闪烁着怒火。
“不是,这位好像是来示好的。”看的出来,这位将领也很是不解。毕竟那位使者显得很是亲热,态度也十分良好,让人不禁感到困惑。
“示好?他就是这么示好的?让我弃了边关防御,然后去平定一帮草寇?朝中的将领都死绝了吗?他们是一点都不知道如今边关的状况吗?”老将军悲愤的怒吼,声音震耳欲聋,让整个帅帐内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这……”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他们可能还真不知道,所有人心里都同时想到这一点。
毕竟…大顺已经十余年没有给边关发过足额的军饷,甚至这军饷几乎是聊胜于无。
二十年前,大顺的边关还驻有十万精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战之兵只剩下五万。
这五万兵马当中,还有数千名白发苍苍的老兵。这些老兵虽然经验丰富,但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战斗力也有所下降。
而能维持这五万兵马的规模,全靠王舜臣老将军几乎倾尽自己的俸禄和各种收入。如果不是他的努力,大顺的兵力可能会更少。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朝廷却轻易地决定调走两万大军。
这样一来,剩下的三万大军面对北元的进攻将会变得极为艰难。这三万人顶多只能勉强填满战线,甚至连预备替换的部队都没有。
更糟糕的是,朝廷竟然还要把定海神针般的王舜臣将军也调离。如果失去了这位经验丰富、武艺高强的将领,谁来抗衡北元的大将呢?那些蛮子的武艺可都是非常厉害的,他们常年领军,其中光是先天高手就有五位。
如果北元得到消息,则边关危矣。想到这里,众将也都是心生不满。这朝廷不给我们帮忙也就算了,怎么还添乱呢?
气愤的王舜臣倔脾气又上来了,他直接上书给皇帝说明了一下边关情况,表示自己去不了。又直接将太师的使者赶走,对太师也是破口大骂。
若不是众将拉住他,说不定他能一剑斩了那个使者。
“将军,我觉得你不该这么直接的对待太师的使者,皇上那边…您或许也应该改一下说话的方式,您说的话稍稍有些直接了。”一位部将看了王舜臣写的奏折,也是心惊肉跳。
这上面写的话,已经直接指着太师说这货是奸臣,然后又明里暗里的说皇上只会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