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自己的文房四宝、身份文书,按照考号牌上的信息,贾琏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不同于后世考试是单人单桌,大宣朝的考试是每个学子一个独立的号房。
所谓号房,便是四面都用木板围了起来,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空间,完全隔绝了同场学子间作弊的可能性。
不过,也是因为这样,入考场的检查格外严苛。
不仅要检查学子们携带的用具,还要检查学子们的衣裳,以免有人携带小抄进了号房。
进了号房,贾琏并不着急,将文房四宝摆好后,他换了个舒适的姿势,开始研墨。
研墨的时候,贾琏将这几个月所学习的内容在大脑里做了一个简单的回顾,又把所有的知识结构体系重新过了一遍。
待这一遍的知识在大脑里过完,砚台里的墨已然研墨好了。
整个考场静的落针可闻,贾琏正打算再温习一遍诗歌韵脚,冷不丁就听到了考场外的开考铜锣声响了起来。
几乎是同一时间,考官们分发了县试的试卷。
拿到试卷的时候,贾琏整个人都有些不敢置信。
没想到他准备了那么久,县试第一场考的大部分都是最基础的默写题。
不过这里的默写不单只是默写,还要阐述其释义。
试卷上的题算不得多,三分之二的默写,剩下的是释义和两首诗词。
不过,据贾致和郑毅传授给贾琏的经验,科举时,答题的正确率是其一,评阅试卷时,也会看考生的字迹。
正是因为这个,贾琏便一直着意模仿原主的字迹,及至如今,倒也有八九分像了。
默写题在贾琏看来,并不难。
但是在这个教育资源极其不平衡的朝代,许多人别能默写了,能认识所有的字都已是十分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