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大明烽火:沈槯火器营逆袭(1 / 1)

"轰轰轰……"震耳欲聋的炮火轰鸣如同天际滚动的雷鸣,不仅撕裂了空气,更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随着这排山倒海般的声响,又一轮密集的枪林弹雨倾泻而下,将那些刚刚艰难攀上城缺的数十名建奴无情地吞噬在血与火的漩涡之中。他们的身影在硝烟中摇曳,最终无力地倒在了自己溅起的血泊里,成为这场残酷战役的又一抹悲壮注脚。

那些侥幸未被枪弹触及的建奴,短暂的惊愕之后,眼中闪过的是无尽的恐惧与绝望。他们不假思索地转身,企图逃离这死亡之地,但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们。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城墙上突然爆发出密集的箭矢,如同乌云压顶,瞬间覆盖了整个缺口。箭雨如注,每一支都精准无误地穿透了逃兵的躯体,将他们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仿佛一群被无情捕杀的刺猬,再也无法动弹。

至此,两个时辰的激战终于落下了帷幕。拜音图、鳌拜所率领的三千两黄旗精锐,这支曾被视为不可一世的铁骑,如今已全军覆没,无一幸免。他们的辉煌与骄傲,在这一刻化为了尘埃,被历史的洪流无情地冲刷而去。

"建奴死光了!"这一声呐喊,如同春雷炸响,在城墙上空久久回荡。它不仅是胜利的宣言,更是对敌人嚣张气焰的有力回击。

"大同守住了!"这句话,饱含着无数将士的汗水与泪水,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荣耀与安宁。

"赢了,我们赢了!"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每一个参与这场战斗的人,无论是前线浴血奋战的勇士,还是后方默默支持的百姓,都在这一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与自豪。

"哈哈哈,大同保住了……"笑声中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也有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他们知道,这场胜利不仅仅是对大同的保卫,更是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一次重大鼓舞和激励。

城墙之上,大同边军的将士们早已忘却了疲惫与伤痛,他们跳着、笑着、叫着、哭着、喊着,将内心的激动与喜悦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而矮墙后的火枪手们,也受到了这份情绪的感染,纷纷加入到欢呼的行列中来。他们知道,自己手中的枪炮不仅是冰冷的武器,更是守护家园、扞卫尊严的利剑。今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传说中的不可战胜的建奴,终究还是败在了他们这群英勇无畏的战士手下。从此以后,他们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大同城外,那座遥远的小山之巅,阿济格与镶红旗旗主硕托并肩而立,两人的眉头紧锁,对城内突然沉寂的枪声与呐喊声感到万分不解。“这究竟是何缘故?为何一切喧嚣戛然而止?”阿济格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不安。

硕托亦是一脸困惑,他沉吟道:“确实蹊跷,即便拜音图与鳌拜已顺利破城,城内也定会有场激烈的交锋,怎会如此安静?”他们的目光穿透薄雾,试图捕捉城墙上的任何异动,却只见到尘土飞扬,断壁残垣,视线被重重阻碍。

远处,多尔衮与范文程立于众人之中,他们的眼神更为深邃,仿佛能洞察战局背后的暗流涌动。多尔衮深知,由于距离与地形的限制,他们无法亲眼目睹缺口处的惨烈景象,只能依靠推断与直觉。范文程的脸色愈发凝重,他低声对多尔衮道:“主子,情况似乎不妙,两黄旗的精锐或许已遭遇不测,我们需即刻调整策略。”

多尔衮点头,迅速做出决断,对身后的阿济格沉声道:“十二哥,暂且按兵不动,后续进攻取消。”这一决定,既是出于对未知的谨慎,也是对麾下将士生命的尊重。

然而,就在多尔衮话音未落之际,大同城墙之上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如同春雷乍响,震撼人心。城垛之后,大明官军纷纷显露身形,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与对敌人的蔑视。那欢呼声、呐喊声,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直冲云霄,即便是数里之外的建奴将领,也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份震撼与挑衅。

缺口之上,大明官军更是肆无忌惮地展示着他们的胜利,仿佛是在对建奴发出赤裸裸的挑衅:“来啊,有胆量就攻上来,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胜者!”这一幕,让所有建奴贵族震惊不已,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攻势竟会落得如此下场。

阿济格怒火中烧,他紧握双拳,对多尔衮咆哮道:“老十四,给我五千人马,我定要将这些南明蛮子碎尸万段!”但多尔衮并未被愤怒冲昏头脑,他冷静地望向范文程,试图寻找答案。

范文程亦是满腹疑云,他苦思冥想,却始终无法解释这一连串的变故。最终,他只能无奈地承认:“奴才也未能料到沈槯竟有如此手段,他显然已提前洞悉了我军的动向,并做了周密的部署。”

多尔衮皱眉沉思,他无法理解沈槯是如何在短短两个时辰内全歼两黄旗精锐的。这时,范文程提出了一个猜测:“或许是明军的火器营发挥了关键作用。”

“火器营?”多尔衮微微一愣,随即回忆起去年辽东之战的惨痛教训,“沈槯的火器营,确有不同凡响之处。”

塔瞻,这位曾在辽东之战中幸存的勇士,此刻挺身而出,跪地禀报:“摄政王,沈槯的火器营与众不同,他们打的是排枪,精准而致命,一排接一排,连绵不绝,令人防不胜防。”

多尔衮闻言,心中更是惊涛骇浪。他意识到,沈槯与大明官军的实力已远非昔日可比,未来的战局,将更加艰难且不可预测。但即便如此,他也不会轻言放弃,因为他知道,唯有坚持到底,方能在这场关乎国运的较量中,赢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