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是结构性的供需失衡,而不仅仅是因为缺钱,而是货币的供应和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协调造成的。
换成比较容易理解的说法是,钱荒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钱没有出现在正确的地方。……”
赵祯的精神一振。
欧阳辩的行文赵祯很熟悉,因为延续了《国富论》式的白话文方式,虽然未必有多少美感,但从严谨性、流畅性和易读性来说,无疑是非常出色的。
欧阳辩对于钱荒的理解和当朝大臣们的说法不同,当朝大臣们认为,钱荒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发行的货币不足,但欧阳辩却认为是钱没有出现在正确的地方。
欧阳辩用数据说明。
“……自庆历开始,五大钱监大量铸造铜币,一般每年铸造额都在100万贯以上,最高曾达450万贯。
这一数字是汉唐发行量的数倍至数十倍,到如今,累积的货币量或已经高达26亿余贯,如此之多的货币,为何还会出现市面上货币不足的局面?
这还是不包括市面上大量流行的假币,加上那些伪劣的私铸钱币,这个货币总量会更多,但即便是这样,钱荒依然如同一道随时会落下的钢刀悬挂在大宋朝的脖子之上,这又是为了什么?”
欧阳辩给出了几个原因。
一是民间销毁铜币铸造铜像、铜器等;
二是铜币外流;
三是铜钱铸造量低;
四是富户藏匿铜钱。
而在欧阳辩看来,最后一个才是钱荒的根本原因。
“……富户所藏铜钱,多者至累百钜万,而少者亦不下数十万缗,天下富户皆行此事,哪有不缺钱的道理?
大宋朝不是没有货币,而是这些货币都沉淀了下来,只要将这些货币挖掘出来,大宋朝的钱荒自然就解决了。”
欧阳辩用农业银行的例子解释。
“……农业银行吸纳富户存款,用利息相诱,引得少数富户将一部分钱财放入农业银行,而这个数量,大约不过十分之一罢了,若是能够将其中的一半货币量给挖掘出来,大宋哪里会缺钱。
所以臣请设立中央银行,以银行为核心,增加钱币的流转率,这样大宋朝的商业必然繁盛,商税将会大幅度增长,大宋朝也不虞国库空虚了。”
《论钱荒》洋洋洒洒上万字,论述了钱荒的原因和解决方案,让赵祯颇有茅塞顿开之感。
赵祯咧嘴一笑:“如此雄文,可解疲乏!”
郑大用赶紧凑上来:“恭喜官家,贺喜官家,为国挖掘出一个无双国士!”
“无双国士……”赵祯在脑中过了一遍,“……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赵祯这句话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赵祯想起了欧阳辩的西湖城、农业银行、国富论,以及现在的《论钱荒》,点点头道:“季默当得上。”
赵祯对欧阳辩很认可,对《论钱荒》的观点也基本认可,但要开办中央银行,赵祯还是相当谨慎。
gu903();赵祯研究过农业银行,农业银行的运营方式和传统的票号钱庄都有所不同,农业银行用了一招存款利息吸引来了大量的存款,但吸引到这些存款是需要付出大量的利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