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七十三节 润物无声(1 / 2)

还看今朝 瑞根 1529 字 2023-09-06

还看今朝 !

叶和泰在市教委主任位置上干了两年,时间不长,但感触颇深。

宛州千万人口,汉东重镇,教育资源看起来不差,但是人均资源却在全省相当落后,加之缺乏工业基础,宛州工专闹了那么多年升格为本科也没有消息。

当初叶和泰也是力主应当在高等教育这一块和职业教育这一块上加大投入力度,以期弥补宛州教育基础上的薄弱环节,但是并没得到多少回应。

“叶部长,所以我说这是一个机会,像七厂都有自己的技校,规模大小不一,但是都各自有自己的侧重,包括电子、光电、机械制造等等,宛州工专虽然号称工业专科学校,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在许多环节上都还很欠缺,如果能借这个契机把这几所技校资源并入宛州工专,再借此机会向省里和教育部申请升格为本科,这岂不是一个双赢之事?”

沙正阳的建议让叶和泰大为意动,他还真没想到这一点,看了一眼沙正阳,难怪林春鸣对这家伙如此倚重,这脑瓜子的确要比别人想得更长远宽阔许多。

思考了一阵这件事情的可操作性,叶和泰觉得还真的有些可能,既然中央和省里把七厂二所要交地方,而企业办社会这一块首当其冲,那么技校这块资源正好可以填补宛州工专的短板,充实学科,这对于日后宛州的发展也是一大好事,宛州市委市政府应当要促成这件事情。

“嗯,正阳,你说的这事儿是好事,咱们宛州市委市府应当尽力促成,中央和省里也应当支持这一举措,对各方都有利。”叶和泰终于点头。

找到了一个共同认可的话题,谈话气氛也就好了许多。

沙正阳也顺带谈到了宛州医疗资源的短缺。

尤其是谈到了宛州建市以来除了原来地区中心医院外,其他原来的宛阳和龙陵两区县医院更名过来的二医院、三医院无论在各方面条件上都远逊于现在地区中心医院转变过来的宛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这形成了宛州市的医疗资源配备的不均衡现象。

而伴随着七厂二所搬迁,带来大规模城市人口增加,加上未来宛州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也会日益增长。

所以必须要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建设新的医院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也是迫在眉睫的是事情,对七厂二所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更有效的发挥作用,就是应有之意了。

这个问题上沙正阳也和叶和泰谈得很愉快,因为叶和泰的妻子就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担任消化内科主任,所以叶和泰对这一块也很了解。

一个小时转眼就过去了,沙正阳离开叶和泰办公室时,都能感觉到某种氛围的转变。

当沙正阳消失在走廊外时,几度想要找叶和泰汇报工作的副部长金克南这才得以进门,注意到叶和泰心情很不错,金克南这才试探性的问道:“叶部,沙主任来找您汇报工作?”

“也说不上,就是探讨点儿事情,嗯,克南,你还别说,人家这么年轻能奔到副处级位置上,还真有点儿能耐,林书记把他选到宛州来,并非无因啊。”叶和泰捧着茶杯,在办公室里踱着步,不无感慨。

“之前我一直不太认可这种过于年轻的干部,觉得人的能力经验更多的是在工作中砥砺打磨出来的,学校里学的东西终觉浅显不深,但正阳有点儿颠覆我的认知,他才工作了三年时间,但给我的感觉,他的很多观点看法倒像是一二十年才能提炼出来的东西。”

“哦?”金克南也吃了一惊。

叶和泰性格大家都是知晓的,话不多,但句句都有分量,能得他这般称赞,可不容易。

尤其是还是沙正阳这一样可在很多人眼中都属于幸进之臣,叶和泰或许在表面上能表现出礼貌客套性的尤善,但绝无可能在人后,特别是自己面前如此夸赞一个他看不上之人。

“叶部,这沙正阳真的有本事?”金克南忍不住问道,这也决定着以后市委办和组织部这边打交道的许多方式态度问题。

“有多大本事我还不好断言,但是很有眼光见解这一点我倒是觉得不假,起码我是这么看的。”叶和泰放下手中茶盅,沉吟着道:“而且总感觉他的一些观点见解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出来的一般,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但给我的感觉确实如此,此人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