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1 / 2)

而且他们还得知了县里这时候大概的房价:一间二十平米的房子一千块不到,更具体的都是房主开价。

元月十六才开学,前进大队也是那时候才正式开工的,所以接下来的几天,陆家三人都是有空的,每天都会去县里找房子。

终于在元月十五那天上午,三人找到了一家确定要卖房子的,位置做生意也不错的。

地段比较繁华,来来往往的人不少,周围很多人居住,超市就是要选这样的位置。

房价也比陆柔嘉估计的低许多,按五十块一平米,这还是因为是独门独栋才要价五十。

想想也是,他们县不发达,跟省城比肯定少很多。

房主人是有更好的发展了要去别的地方。

这边的房子以后不会再住了,因为房主人老家不是这里,以后回故乡也不会回这里,所以房子显得多余,才卖出的,想换一些那边的安家费。

毕竟是到一个新的地方,手里有钱才不慌。

这个房子是一间单独的小房子,总共四十二平,要不是位置是实在不错,陆爸陆妈是不敢想的,手里的钱不够。

房主人也知道这一大笔钱,在这里没有几个家庭能拿得出的,于是也降了一些,四十二平米的房子按四十平米的价格。

陆爸陆妈磨着讲价,最后又降了五十。

“我这个价是底价了,不会再降的,再低就不卖了,我到时候托人看着慢慢卖。”

这时候卖房买房的人都少,房主也是怕拖着一直卖不掉,然后自己不在这边,也没什么亲戚在这边。

怕被人家撬了锁住进去都不知道,这才决定走之前卖掉的。

只是城里的房子紧张,这间房当初他得到也是暗地里付出了不少代价的,卖两千块才能让他心里稍微平衡。

一千九百五十元的价格还是高了,超出预算好几百,房主人还有几天就走了,真是着急又纠结。

陆柔嘉的建议是跟舅舅和大伯借一些,好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房子,机不可失。

舅舅也在他们大队开了小卖部,赚的可能没有爸爸的多,因为两次都是她爸进的东西最多。

但手里几百块钱肯定有的,大伯家也是。

等把房子买下来,开业之后,这些钱很快就能还清。

“行,就按柔嘉说的,咱们把房子买下来,买房可是有一个城里户口送的。”陆爸下定决心。

这时候城里户口多难得,到时候家里就有两个城里人了。

陆柔嘉的户口上大学的时候迁出了,现在属于省城户口的人。

这一个户口,陆爸打算给媳妇,媳妇跟着他十几年了,好日子没怎么过,净是过着苦日子了。

等媳妇拿着城里的户口,有城里发的粮吃着,怎么也不愁了。

陆爸这一决定直接把陆妈感动到两眼含泪,连声说自己这辈子值了,这男人没选错。

借钱的事情还算顺利,陆大伯只打算摆摊,手里的钱还趁手。

而陆妈的弟弟一听是买房子的事情,房子还落到自己姐姐的户口,姐弟感情不错的他毫不犹豫就借了。

陆爸陆妈去办理买房手续,准备快点把房子改造成店面开业时,陆柔嘉也搭上火车准备开学了,开学她就是大二的学生了,时间过得真快。

在家里待着过于安逸了,陆柔嘉到了学校还不太适应,缓了一阵子才好。

到学校整理东西的时候,陆柔嘉翻到了一块手表,是家里卖的那块。

旁边有张纸条,写着几个大字:爸妈留给你的。

陆柔嘉默默把手表戴上,过了十七年她终于又可以时时刻刻清楚时间了。

在这个时代,除了食物,她最不能习惯的,是看时间,只能知道中午十二点的太阳照人,影子是最短的。

其他时间都是靠蒙,始终不能像爸妈或者大队的那些大人那样,看一下天就知道大概几点。

可能是由奢入俭难吧,现代太方便了,到了这里,一直学不会。

爸妈一定都知道她不会看时间这个毛病,特意留了一块手表。

还怕她不要,偷偷放包里,被人时刻惦记着的感觉真好。

开学,陆柔嘉就知道了竞赛的成绩,考了个二等奖,全省的,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有二十名。

全国的她排不进去,文苗排到全省第二,一等奖;全国第六,二等奖,全国全省的奖项人数是一样的。

学校的总成绩不太理想啊,全国的就文苗一人排上了,其余只是得了全省的奖,他们学校是全省最好的学校了,约等于没奖。

考试的地点时间和考题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排了全国的之后,各省都把自己省的也排了名,给了一些没奖的人安慰奖。

所以陆柔嘉得到这个全省二等奖也只是笑了一下,参赛的人都不多,有这么多排名,基本没什么含金量。

学习期间,陆柔嘉收到了家里的来信,县里的房子已经办好手续了,现在在改造中。

陆爸已经又约着舅舅和大伯大堂哥四个人请了假去了深市,准备批发一批便宜的家电回来卖,这个利润比较大。

陆大伯母就带着二堂哥去县里小学卖早餐,生意不错。

大弟现在是高一下学期,成绩还挺好的。

小弟也没有以前调皮了,有认真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