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会元揭晓(1 / 1)

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好气,天顺帝朱祁镛,

让内侍张琦,继续读下篇的《陈六事疏》,

只听内侍张琦开口读道,

“闻帝王之治天下,有大本,有急务;

正心修身,臣以为臣民之表率者,图治之大本也;

审几度势,更化宜民者,救时之急务也。

大本虽立,而不能更化以善治,譬之琴瑟不调,不解而更张之,不可鼓也。

恭惟我皇上,践祚以来,正身修德,讲学勤政,惓惓以敬天法祖为心,以节财爱民为务:图治之大本,即以立矣。

但近来风俗人情,积习生弊,有颓靡不振之渐,有积重难反之几,若不稍加改易,恐无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

臣不揣愚陋,日夜思惟,谨就今时之所宜者,条为六事,开款上请,用备圣明采择。

臣又自惟,幸得以经术,遭逢圣主,备位辅弼,朝夕与同事诸臣,寅恭谐协,凡有所见,自可随事纳忠,似不必更有建白。

但臣之愚昧,窃见皇上有必为之志,而渊衷静默,臣下莫能仰窥;天下有愿治之心,而旧习因仍,趋向未知所适。故敢不避形迹,披沥上陈,期于宣昭主德而齐一众志,非有他也。

伏乞圣慈垂鉴,俯赐施行,天下幸甚,臣愚幸甚。

臣闻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

汉臣申公云:"为治不在多言,顾力行如何耳。"

臣窃见顷年以来,朝廷之间,议论太多,或一事而甲可乙否,或一人而朝由暮跖,或前后不觉背驰,或毁誉自为矛盾,是非淆于唇吻,用舍决于爱憎,政多分更,事无统纪。

又每见督抚等官,初到地方,即例有条陈一疏,或漫言数事,或更置数官,文藻兢工,览者每为所眩,不曰"此人有才",即曰"此人任事"。

其实莅位之始,地方利病,岂尽周之?属官贤否,岂能洞察?不过采听于众口耳。读其辞藻,虽若灿然,究其指归,芒未有效。此其久也,或并其自言者而忘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