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
叶蓁点头,说起刚来长水岛时的趣事:“我们刚来长水岛时这里的大队长说岛上有十几万人,我们便以为整个长水岛只有十几万人。殊不知大队长说的是住在长水岛上的壮年人口,实际上整个长水岛算上外在人口和内在人口,多达五十多万人。”
许是因为能看到长水岛的关系,黄嫂子和大队长渐渐适应渔船的颠簸,不再干呕。
临近中午,渔船在海口停下:“姐夫,姐,小五,这里就是长水岛。不过这里是外岛,咱家在内岛,从这里去家里还得走一段路。”
叶小五忍不住接话:“要走多久?”
“走路的话需要走两天,当然了,若是走的快的话,一天一夜也能到。骑自行车的话需要三到五个小时,”
他们走下船,钱雷井帮忙把东西送下船:“叶校长,一会我们还要去打鱼,就不送你们进去了。”
“好,今天太辛苦了你们,改日等你们闲下来,再请你们吃饭。”
目送钱雷井等人离开,叶蓁拿出哨子吹响哨子。
不一会,一群二十来岁的小伙子骑着自行车来到叶蓁面前。
叶蓁收起哨子:“小伙子们,又得麻烦你们帮忙运东西。”
因为叶蓁大方,这些小伙子都愿意帮叶蓁干活。
有人趁机说:“校长,这回咱们不吃烤鸭,咱们想吃您做的海鲜锅。”
“没问题,今晚就给你们做海鲜锅。”
“你们几个帮忙把这些东西运去我家。”
“你们几个载我们回去。”
叶蓁给黄嫂子他们一人找一辆自行车,一行人坐在自行车后座,晃晃悠悠进入内岛。
夜幕降临,四周变得静谧起来,偶尔能听到昆虫的叫声。
叶蓁开口说话:“现在是干旱期,你们要是早两个月过来,就能体会到傍晚时分的雷阵雨。”
黄嫂子问:“什么意思?”
“这里在雨季时经常在早晨以及傍晚时候下大雨,每次下雨时都会打雷闪电,来得快走得也快,一场雨不会超过一个小时。”
说着话,他们到达沈家门口。
叶蓁跳下自行车:“咱们到了。因为这里靠近椰子林,生产大队的同志们担心晚上有蛇出来咬人,因此给我们建了这个木屋。”
“这几栋木屋是沈野后来找人建的,今晚你们选一栋木屋住,想去哪栋木屋就去哪栋木屋。”
黄嫂子仰起头:“这些木屋有多高?”
“离地面五米,加上木屋的高度的话大概是七米左右。”
叶小五接话:“好高呀,怎么上去?”
叶蓁带他们去楼梯那边:“这边有楼梯,可以从这边上去。”
钱小花从床头探出脑袋,大声喊:“亲家姐姐,亲家妹妹来了啊,上来喝茶吧。”
叶蓁领他们走上木屋,木屋里坐着钱小花、沈北、沈风、沈山以及明娇。
叶小五和杜盛有近七年的时间没见几个孩子,看着几个孩子惊讶说:“孩子们都长大了,要是在街上看到,估计忍不住来。”
叶蓁拉叶小五进屋,大声说:“孩儿们喊人。”
紧接着又打趣地说上一句:“不用我给你们做介绍吧?”
沈山茫然地看着叶小五和杜盛,他不认识这两位长辈。
沈北和沈风毕竟在长青生活了五年,虽然有近七年的时间没见,都还记得叶小五和杜盛的样子。
沈北领头喊:“大姨好,大姨夫好。小姨好,小姨夫好。”
几个小的跟着喊:“大姨好,大姨夫好。小姨好,小姨夫好。”
叶小五走向沈山,弯腰和沈山对视:“你是小山子吧?”
沈山点头,叶小五抚摸他的头发:“你离开长青时才一岁多,一眨眼你已经长这么大了。”
沈山微笑:“小姨好年轻呀,看着像我们的姐姐。”
叶小五被哄得眉开眼笑:“姐,几个孩子像你,嘴巴都跟裹了蜜一样甜。”
叶蓁可不认:“哄人的本事都是他们自学的,我可没教他们。”
钱小花拿出水壶给他们冲红糖鸡蛋水,但因为这里没有鸡蛋,只能用鸭蛋充数:“来来来,一人拿一碗鸡蛋水。”
黄嫂子接过一碗鸡蛋水:“婶子,您太客气了。”
钱小花笑眯眯说:“应该的,你们大老远过来参加沈北的婚礼,必须好好招待你们。”
钱小花给叶蓁使眼色,叶蓁点了点头,随后朝沈北招手,小声说:“你留下陪大姨、小姨他们说话,我跟你奶奶下去准备晚饭。”
说完这句话,叶蓁跟钱小花悄悄离开。
走下木屋,钱小花着急问:“今天有近三十张嘴吃饭,煮什么?”
“小伙子们说要吃海鲜锅,煮海鲜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