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淑和寇安、寇标三人一起乘坐一辆大马车出正阳门,很快就来到了太学外,穿着男装的寇淑掀开帘子,向外看去,“这就是洛阳太学?规模看起来不小!”
寇安告诉寇淑,太学去宫八里,讲堂长十丈,宽三丈,可以容纳几百人听课,而太学生总数现在已经有五千人以上,可见其规制之大。
“五千人,竟然有如此之多?”
“这还是有学籍的人,旁听和游学之人更多,加起来总在万人之上!”
见识过后世大学城的寇淑对东汉太学的规模并不在意,她反而有着头疼,太学这么大的规模,就学的人这么多,从东汉初年到现在培养的人至少有数十万人,其影响力之大可想而知,格物学要想赶超,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得到了皇帝批准之后,寇淑就请父亲和梁商商议,希望由她来选拔太学生,还特别准备了一套试卷,说只要考试通过者才算有资格,梁商看过她准备的试卷,觉得非常有意思,就答应下来。
寇淑本来还担心招不到人,荀淑告诉她完全不需要担心,太学虽然是最高学府,看起来又有多位五经博士教导,但事实上,真正想学到东西,光听那些公开课根本不够,需要想办法获得朝中才学之士和五经博士等的认可才有出头的机会。
在太学学习两年后,虽然可以参加考试,考试得中的人会被朝廷选拔,但太学考试制度并不完善,试卷批改时经常因为对错问题产生纠纷,一直到今上才进行了改革,事先按照各门学科拟好50个问题和相应答案,学生抽签作答,博士进行批阅,“五经各取上第六人”,然后上榜公布,朝廷以此为依据进行录用或升迁。
也就是说,五千人中录取30人,这个录取率简直快要忽略不计了,实打实的万里挑一,而且能够被选中的,要么是世代公卿子弟,要么是名气非常大的太学生。
而那些所谓的名气大的太学生,可能有一定的学识,但更多的是别人的追捧,别人为什么追捧,不用说,被吹捧的人肯定非富即贵。
很明显,类似于荀淑这样出身一般,默默无闻的太学生,想通过考试出人头地难于登天,他们要想做官,就要想办法攀附权贵,得到他们的欣赏和举荐,所以寇淑想招揽人研究格物学,一点都不难。
虽然格物学刚刚启动,但已经做出了成绩,皇帝非常重视,而目前参与进来的梁邓寇贾都是大族,蔡伦的是大宦官,凡是被他们看重的,都很容易被推荐……
说起这个,荀淑脸色非常的不好看,寇淑完全可以理解他的愤怒,大家辛辛苦苦来到洛阳求学,结果一次考试才录取30人,而且能够被录取的也未必和考试成绩有关,这简直是溜猴玩。
此时此刻想起荀淑的说辞,寇淑又产生了一些想法,这上万太学生或者准太学生,哪怕只有很少一部分感兴趣,也可以搭建起最初的格物学人才梯队。
但要想让格物学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就一定要让格物学者有机会做官,这就需要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相应的政治机构,但这又谈何容易?
即便当天天子重视,给一個地方让做研究,也不过如此,想借助这条路升官,那就想得太多了,寇淑又忍不住想起那个小屁孩刘祜……
又等了一会,梁商也乘车到达,梁商是当今表哥,又是侯爵长子,未来肯定要承袭爵位,父亲还是少府卿,所以听说他过来了,负责太学的五经博士邓弘满脸笑容的出来迎接,然后引他们进入太学内。
大汉姓邓的大儒生,肯定出自南阳,虽未必是邓禹这一族,但和朝中诸邓或多或少都能攀上关系,更不要说邓弘名气不小,很得诸儒的赞赏,所以梁商非常客气,寒暄了一阵说明了来意,陛下发现格物学于治国教化都大有益处,想选拔一些太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