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以他为盾以他为矛(1 / 1)

先帝太宗,在统治内部,逐步稳定;文治方面,又编成《太平御览》。就差武功,来洗刷昔日高梁河一战之耻了。

第一次北伐的惨败,让太宗,引为耻辱。因为这一次北伐,几乎是他一个人固执的决定。大部分将领和官员,都持反对意见。最后战败,他的脸上很是挂不住。所以,太宗一直想再来一次北伐,洗刷此前的耻辱。就在这个时候,知雄州----贺兰岭荼,等,上言,说,“亓聃主年少,母后专政,宠幸大臣们用事,请趁其灾祸,攻取幽蓟。”意思是,绥朝少主年幼,太后专权,权臣祸国,上下怨声载道,建议趁机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

其实绥朝这个时候,并无内乱。正相反,萧太后等人,有雄才大略,在他们的辅佐下,绥朝欣欣向荣,国力正处于上升期。匡朝朝廷中,有不少的官员,对贺兰岭荼的言论,提出批驳,认为匡朝和绥朝连年开战,国力消耗巨大,防守尚有余力,但北伐力不从心。可是群臣的建议,抵不过太宗心中的欲望。他迫切需要一次成功的军事行动,来彪炳自己的武功。

因而,太宗再一次,像第一次北伐一样,在箫寒涯的劝说无果下,在兵器不足、粮草短缺的不利情况下,仍是决定调集二十万大军,兵分三路,直取燕云。由于参知政事等人的反对,宋太宗甚至绕过了他们,也未与宰相、普则平,商议,便直接采取了这一次军事行动。

北伐绥朝之前,太宗还遣使,去渤海国和高丽王朝,约两地头领,共同夹击绥朝,但均无结果。高丽王朝自不必讲,绥朝台宗、耶律脦広,时,就被打得,向绥朝,割地求和,一直贡赋不断。渤海国于前朝唯一一位女主、则天顺圣皇后圣历元年,时,建国,其全盛时,有五京、十六府,号称“海东盛国”。十国时期的,后棠、铭宗、天成元年,其,被,耶律阿宝玑,消灭,并以其地,封其长子、耶律悖,建,东丹国,为绥朝附庸。由于其,多受绥朝贵族猜防,渤海国曾多次起兵造反,均被镇压。但是,除东丹王、耶律悖之妃,是渤海大氏家族以外,绥朝璟宗、绥朝胜宗,都曾,娶,大氏,为妃。从而可想,其时的,渤海残余势力,断断不会死心塌地的,和匡朝联合。因而,虽然他们,有“三人渤海当一虎”的勇猛,虽然他们,对绥朝怀有,破国、杀主之恨,可是要他们,和远隔迢迢的,匡朝,联合,攻打绥朝,实是有些,期望过高。

雍熙三年,正月。春。

当朝廷决意要再次发动北伐,试图夺回失陷的北方领土时,并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将是如此的悲惨和漫长。

长城上的战火,和沉重的刀光剑影,让这个文明古国的历史画卷,又一次沾染了血红的色彩。

在那场漫长而惨烈的战争中,匡朝究竟遭到了怎样沉重的打击?

事实上,这场战争,不仅是匡朝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更是一次,改变了华夏历史进程的,历史事件。

在太宗的领导下,匡朝北伐军队,采取了相对激进的战略部署和作战计划。在战役准备阶段,匡朝在军队的编组和调度方面下足功夫,力求组成一支强大的联合军队。

太宗派出了东、西、中三路大军,目的是,迷惑绥朝军队,隐藏自己的战略意图。

命,天平军节度使----晁宾,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骑水陆都部署,领,东路军,十万人。和,河阳三城节度使----?雁晋,分别向雄州、霸州方面推进。

命,奚族人----芈孞,为,幽州西北道行营的,马步军都部署,率前军马步水陆军队,出雄州。与西路军的媻?等人,分路,进讨幽州。

以,侍卫亲军步军司都指挥使、静难军节度使----田充劲,为,定州路都部署,领,中路军,数万人。由定州,出飞狐峪,进击、攻取,蔚州。

以,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媻?、云州观察使----杨继业,分别为正、副统师,领,匡朝军队,数万人,为,西路军。的,出,西陉关,攻,狼山后,扑,云、英、朔、应等诸州。

东路军的人数最多,看上去是主力,但其实,它是佯攻幽州,吸引绥朝军队的主力,集中到幽州以南,减少西边的防御。这样,西路军和中路军,就可以拿下山后诸州,等三军会合后,再集中攻打幽州。

此战,太宗吸收了之前的战争教训,并未直取幽州,而是兵分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