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讨逆将军用心良苦(1 / 2)

就这样,在吴夫人一番劝解下。

孙权彻底明白了,叔父孙静的良苦用心。

不光是为他树威,立仁这么简单,还是在这生死存亡之际,选择亲自出山,以保孙家延续。

哪怕孙暠到现在,都不知道他爹孙静,能为孙家做到什么地步?

那就是,如果孙权下令斩杀孙暠,那么孙静真能大义灭亲,挥泪斩孙暠!

不过,看在什么地方斩杀?

比如,在吴县,他斩了自家儿子孙暠后。

他就会认为孙权没有明悟他的心意,决定返乡,继续呆在祖地。

因为,他不愿意见到家族,被蠢蛋败光!

其实,他在孙策委他重任时,选择留在家乡祖地,并不是说孙策在他眼里是蠢蛋,他怕被其败光家族。

而恰恰相反,在他眼里,孙策英明神武,麾下人才济济,一扫三郡,统一扬州,板上钉钉,迟早的事情。

他很放心的,一旦他立功过多,功高震主,可就不好了,作为叔父,他不能成为侄儿的掣肘。

所以,选择了,退隐,回到祖地。

但孙权继位,若是人才众多,外无强敌,他还是不会出祖地。

可孙策攻打庐江,部将损失惨重,又丢失丹阳郡。

这教他坐不住了,他趁着儿子孙暠谋逆,顺便试探下孙权,以此来推断,能否值得他出山相助。

其实,孙权只需要,在他信件到达后,秘密传令与他,他会果断秘密处理掉孙暠,不会有这一出。

且,也愿意帮助孙权,因为杀伐果断,有乃兄之风!

但,人都到吴郡吴县,甚至到了吴侯府,这时孙权再下令杀,他会杀。

可这样一来,就不是大义灭亲的事了。

而是孙权优柔寡断,有没有威,有没有仁慈,他为了孙权的威势,心甘情愿陪犯错的儿子一同受罚。

以示孙家正统,非孙权莫属。

当然,还要看孙权如何处理,杀,还是留!

此时杀,不消说,他二话不说,扭头就走,不杀,他就会留下相助孙权,助其重夺丹阳。

这也是孙暠看他的时候,为何见不到他身上一丝痛色。

因为他饱受煎熬,此等痛苦,比身上的痛,何止百倍?

杀与不杀,到了现在,已经成为孙权性格问题。

他来时,就知道,会这么一出,也是必须走的一出。

因为,他笃定,别人或许不懂他的良苦用意,但大嫂绝对懂,孙家能有此地步,离不开大嫂。

别看大嫂是改嫁过来的。

但大嫂才貌双全,对于孙家来说,绝对是攀高枝。

大兄能娶大嫂这样贤内助,用大兄孙坚的话来说,是几辈子修来的福。

这也是,孙静看来,只要孙家大兄这一脉,大嫂在一日,传位给谁,他都愿意尊奉。

对大嫂的才智,他一直都是心服口服,无比信服。

还别说,他猜对了。

孙权果然,召见他们父子二人入府。

与历史上相同,从此往后,孙暠被软禁在一处别院,直到老死为止。

历史上,他生下三子。

大孙子孙峻废太子孙和、公主孙鲁育、宣太子孙登之子孙英先后被杀。

另一个孙子孙綝,接过堂兄孙峻旗帜,罢黜孙权之子东吴皇帝孙亮,算是间接为他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