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国运的命脉(1 / 1)

“你有何事需要陈述?”赵枭问道。

周启答以严肃而恭敬的语句,“陛下,为了大王朝长治久安的考虑,臣提议您尽早选定太子。”

他进一步说明,“先立太子,奠定王权根基,使得皇位的继承有所依归。”

赵枭眉头微蹙,盯着周启,他的神情透露出的困惑中隐藏的是对决定的犹豫与内心的挣扎。

敏锐地觉察到这一层复杂心理后,周启眼中闪现过精明与深远的眼神,轻轻颔首,并低声劝说道,“陛下,您的子女是上帝赠予的瑰宝,请问您为何迟迟不选定太子?”他又补了一句,“在大王朝成立之初,王位的传承一直是国运的命脉。”

“太子不仅代表一个国家未来的期望与承续”,周启强调道,“他还将成为国家方针、政策的未来制定者。”因此,太子的选拔与教育至关重要,臣请求陛下及早作出筹划。”

"给未来的大子,留有足够的时光来锻炼与成长,以此保证大朝的千秋大业,长治久安。

接下来则是,提前确立大子,能够显着增强王室的团结合力与内在向心力,使得政权稳固无危,使大朝政局社会稳定和谐。"

周启的一席献策之词,不仅体现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深度考量,同时也是作为朝廷对其皇帝的一片忠诚之心。

听见这些发人深省的话语后,坐镇朝堂的赵枭蹙眉凝思,鼻尖微向上挺直,并用细瘦手指不断敲着椅臂。他的脸上满是对周启恳求之辞的认可和思索,眉头逐渐松弛。

面对朝中首席中枢的周启,如果直接反对,恐将惹出是非。

周启之所以成为丞相的代理人,其实是丞相背后的深谋远虑的部署而已——他只是借助了周启的身份,为实现政治意图。

站立在皇座之前等待回应的周启见赵枭久久不语。稍许沉默之后,赵枭终于缓缓开口:

“吾深明卿之忠心,以及国事为重,替吾分担辛劳,提出如此精明合理的提议,确为上乘。”

但,”继续,他望向周启的目光变得更为深远,“吾已经对确立大子一事反复考量,深知此问题关联着我大朝的长远前程。”

接着,赵枭沉默片刻后再次出声,语速放缓而声音沉重:

“尽管卿之诚意十足,不过此事非同小可,现在并不是合适的时机。

我们需要更长久地考虑,对于确定大子的事情,万不可草率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