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 树挪死人挪活(2 / 2)

李穆问了一句“废话”。

亲兵先是一愣,随即点点头道:“都督神算,确实如此。”

“苦肉计罢了,这能奔达在把我当傻子呢。”

李穆不屑摆摆手,示意亲兵退下。

等书房里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李穆这才长叹一声。

“人心思变,这金州,守不住了。”

周国的崩溃,是整体的,全局的,从内政到军事,各方面的。就好像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之前的那一段时间一样。

崩溃不是一天两天的结果,而是日积月累到了一个节点,然后突然崩溃的。

国家制度的崩坏,贤臣的意外死亡,野心家的暗地发难,一切的一切,都是有迹可循。

正如高伯逸教导郑敏敏时说的那样,宇邕的改革没错,错的是他所处的这个时代。

舔狗对女人好是没错的,可惜他们舔的多半都是海王和渣女,同一件事,所处的情况不同,效果和结果,往往是相反的。

宇邕就是遇到了这种问题。

废除八柱国制度,剪除土豪,推倒寺庙,让僧人还俗,增加国家账册上的人口,这些事情,没有一件是错的。

只不过,外部的军事压力,使得很多改革,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破坏了原有的团结。

打仗的时候,战利品收归国有,按战功分配,这是不是时代的进步呢?当然是,高都督麾下的神策军,严格执行此项制度。打仗的时候,人人都不愿意打扫战场,财物掉地上都没人捡。

你能说这不是时代的进步么?宇邕做错了么?他没错,只是,周国所面临的严峻军事挑战,使得这项制度,成为了催命符。

打不过齐军,所以军功升级的制度,没有显现出优势来。但是劣势却被放大无数倍,因为,从前八柱国为首的关中豪强世家们,可以通过与高欢战斗,掠夺大量战利品和人口,而无需上缴给宇泰。

他们是把打仗这件事,看成是自家的事情。翻翻历史书就知道,西魏的军事决策能力,比东魏高了一大截。

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不能抹杀的。而现在,新好处暂时没看到,可是以前最大的好处,却已然消失不见了。你让那些带兵打仗的人怎么想?

本来就弱,再加上上层军官阶层“出工不出力”,所以宇邕能信任的,也只有他亲自提拔的那些府兵军官。

等于是砍掉了自己的一只胳膊。

这其中,就包括陇西李氏,自然也是包括李穆的。

李穆知不知道能奔达有谋反之心?他当然知道!如果不知道,就不会让这样的人,去守在战线的最前方了!

他把能奔达安排在洵阳,就是想看看这厮到底会不会卖主求荣。

李穆原以为能奔达虽然不会打仗,才能也很一般,但是应该还是可以保持自己的操守。没想到,他还是高估了人心,低估了周国国势倾颓造成的人心混乱。

三国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获胜后缴获了袁绍的书信,其中很多都是自己大营中的臣武将写的,信中语气非常讨好谄媚。

这是那些人为了“留一手”,而故意写信让袁绍“放自己一马”。

曹操都有如此窘迫的时候,宇邕能跟曹操比?

李穆叹了口气,宇邕当然无须选择,他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可是,陇西李氏,却还是有路可以走的。

这也是为什么李穆要放能奔达走的原因之一。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嘛。能奔达是第一个,他李穆麾下不少人都在金州,焉知没有下一个能奔达?

这种事情很难说的。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城头大鼓开始不要命一样的敲响,异常急促。

李穆一愣,难道说,敌军就这样不声不响的打到金州来了?也太离谱了吧?

“报,都督,蜀地公孙氏偷袭汉中得手,一路开官仓,聚流民,现在已经兵临金州城了!”

哈?

李穆差点把传令兵揪住给两个耳光。

“你再说一遍?”

“蜀地公孙氏作乱”

“闭嘴,带我去城头看看。”

蜀地公孙氏,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前朝废柴。像这样的碧莲,以前西魏的时候,每年都要干掉一批,根本不成气候。

然而,现在这一支公孙氏,略微有点不同。

专门朝着农村下手,不攻打县城。

不以占领城镇为目标,专门破坏世家和地主的田庄农庄,每到一处,开仓放粮聚集流民。之前他们一直在汉中附近活动,除了不攻打县城外,其他的事情,什么都做。

让人烦不胜烦!

李穆很想带兵去解决这些人,但是他的职责,是守好周国的南大门,不让齐军长驱直入。要不然,乐子可就大了。

结果现在,他不去找公孙氏的麻烦,那些人反而来找他的麻烦了。

真是令人恼火得很!

披上铠甲上了城头,李穆站在女墙上朝下观望,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密密麻麻的好多人!虽然这些人连盔甲都没有,几乎不可能有什么“精锐”,但厉害就厉害在“人多”这一点啊。

金州城,又不是什么高大城池,不朽堡垒。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还真有些麻烦。

李穆顿时明悟,公孙氏现在玩的,不就是当年黄巾贼那一套嘛。无非是做得漂亮点,手段聪明点罢了,本质都是一样的。

这种军队,说好对付也好对付,只不过,绝不是自己被困城中这样好对付的。

李穆顿时感觉头皮发麻。

他心中忽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

要不要请杨素来帮个忙呢?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