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之玄案(66)(1 / 1)

在盛世唐朝的长安城里,黄昏的余晖洒在街道上,街边的灯笼开始点燃,映出一片温暖的光辉。然而,在这美丽的城市中,却有一桩离奇的案件如乌云般笼罩而来。这是一宗关于诡异失踪与阴谋暗涌的悬案,直至狄仁杰与元芳的介入,才逐渐浮出水面。

事情起因于长安城中的一位年轻女子,名唤李瑶。李瑶出身于普通乡村,因其出众的容貌与温婉的气质,成为了长安城中许多青年的倾慕对象。她的肌肤如凝脂,白皙透亮,宛如盛开的白莲,面颊微微泛红,双眸似水般清澈,透着一股灵动与聪慧。然而,这样一位美丽的女子,却在一次月圆之夜神秘失踪,这一消息如同狂风骤雨般席卷了整个长安。

李瑶失踪后,她的家族四处寻觅,却毫无头绪。在一片愁苦中,终于有人鼓起勇气,向朝廷求助。于是,狄仁杰和元芳被派来调查此案。狄仁杰自幼聪颖过人,长在名门,治案经验丰富;而元芳则是他忠诚的助手,聪慧机敏,两人配合默契,如同风筝与线,历经磨难,总能在风口浪尖将纷扰的局势一一解开。

狄仁杰与元芳抵达李瑶的家时,已是夜幕降临。屋内,李瑶的父亲正焦虑地在庭院徘徊,看到两位来人,连忙迎上前来,言语急切:“大人,我女儿李瑶在那月夜神秘失踪,家中只留下了几句她的遗言。还请您帮我寻找!”

狄仁杰点了点头,宽慰道:“请您安心,我定会尽力查明真相。”随即,他转身走入室内,观察四周。房间虽不奢华,却布置得温暖而得体,李瑶的衣物及几幅素描画则隐约透着她的性情与爱好。

元芳仔细检查桌角一个素描木板,上面散落着几张未完成的画作,李瑶的手法流畅而灵动,便说道:“大人,她似乎很喜欢画画,尤其是这些花草,倘若她在月夜中出走,或许是被某个特定的意象吸引。”

狄仁杰心中一动,问道:“可有她的友人可供作证?若能找到她最后的活动轨迹,或许能有新的突破。”李瑶的父亲思索片刻,答道:“她有一位名叫阿珍的好友,近来常来往,不妨找她询问。”

当夜,狄仁杰与元芳便去寻阿珍。经过一番寻找,在长安城南的一间小酒楼中,终于找到这位女子。阿珍年约二十,秀丽的面容映衬着她偏柔弱的身姿,肌肤如白瓷般光滑,流露出一股清新气质。

“阿珍姑娘,关于瑶儿的失踪,您可知情?”狄仁杰开门见山,阿珍的脸上瞬间泛起愁苦之色,眼中含着泪光,轻声道:“我也很担心她,月圆那夜,她盯着窗外,似乎在等待什么。临走前,她喊着‘我要去找她’,可是我并不了解她所指的‘她’是谁。”

这句话如同一道骤然炸响的雷霆,震动在狄仁杰心中。“找谁?”他暗自思索,“难道还有人在暗中策划这一切?”他察觉阿珍面露恐惧,立刻说道:“难道你觉得,有人可能对她不利?”

阿珍轻轻摇头,似乎不愿多谈,狄仁杰继续追问:“无论怎样,请告诉我你所知的事情,只有找出真相,瑶儿才能安然无恙。”阿珍沉默片刻,终于说道:“她曾提到过一个叫‘鬼影’的女人,说她的画技了得,令人叹服,但也让人心生恐惧。”

“鬼影?”元芳皱眉,觉得事情越来越复杂。狄仁杰问阿珍:“那她的住处或是活动地点可有线索?”阿珍摇摇头,但却露出犹豫的神色。狄仁杰一言不发,似乎在观察她的态度,最终问道:“难道你知道一些事情,但不愿意说出来?”

阿珍紧咬下唇,神色复杂,半晌无言。狄仁杰心里暗自揣测,是否她和李瑶之间有更深的秘密。于是,他决定采取更为温和的方式:“阿珍姑娘,这都是为了李瑶的安危,若有所知,请一定告诉我。”

经过一番耐心的劝导,阿珍终于叹息一声,低声道:“我曾看见瑶儿与一个身穿黑衣的女子在月夜中私会,她的面容我记不清,但她的举动让我感到不安。我听说她是个游走于风月之地的女子,身后有不少阴暗的传闻。”

狄仁杰心中一动,脑海中思绪万千:“这条线索或许与失踪案有密切关联。若能找到这个女子,或许能更进一步解开这个案件。”

第二天,狄仁杰与元芳为了寻找“鬼影”,开始调动各方资源进行调查。他们得知,鬼影是一位在长安城中小有名气的女画师,擅长以墨绘影,风格诡谲且常常孤独不羁,因其作品常使人感到不同寻常的恐惧与神秘。于是,两人化身寻访之客,前去她所居住的简陋院落。

步入院落,触目所及的,是一片颓废与阴沉,墙壁上挂着几幅堆积的工笔画,题材多以骷髅、早亡之灵为主,散发着神秘的氛围,令人毛骨悚然。狄仁杰与元芳互相交流着目光,心中均感到不安。狄仁杰轻轻叩响门扉,很快,院门慢慢打开,露出一个外表瘦弱、面容苍白的女子,她便是鬼影。

“客人请进。”鬼影声音低沉,透着一种不容拒绝的磁性。她的长发散落在肩,只用一条简单的白色纱衣包裹,虽无华丽装扮,却散发出一种异样的柔美与神秘。狄仁杰与元芳步入院中,鬼影则在一旁静静看着,似乎在观察他们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