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1 / 2)

臣下之妻 桐盏 1951 字 2023-08-20

等宫女们侍奉着庆和帝脱、了披风,又喝了姜茶,拿了手炉在手中暖了一会儿,庆和帝才上前抓了顾珞的手坐下。

“你放心,朕往宫里传了话,孩子的满月宴,就不大办了,也无需回宫了。你陪着孩子就在这万寿山,等开春暖和起来再回宫去。”

顾珞如何能不欢喜,她方才还什么都没说,皇上竟然都全想到了。

情不自、禁的,顾珞嫌少主动的紧紧抱了庆和帝。

被人主动抱着,庆和帝当然开心了,看着顾珞的眼神中满是柔情。

翊和宫里,瞧着外头白雪皑皑,魏贵妃却是第一次觉得眼前这雪这么碍眼。

魏贵妃怎能想到,皇上真的封了明家大爷为荣安伯,这倒也罢了,那顾氏竟敢直接就召了荣安伯夫人还有明家两个姑娘往万寿山去。

这事情虽已经过去几日了,魏贵妃每每想起来都有些心塞。

而她更没有想到的是,这突如其来的大雪,皇上竟然说害怕六皇子染了风寒,不准备让六皇子和那顾氏回宫了。

想到顾氏在万寿山过得舒心闲散的日子,想到万寿山几乎成了她一人的天下,魏贵妃心头就恨得痒痒的。

一旁,南嬷嬷看着自家娘娘眼中的怒火,只能劝着娘娘道:“娘娘,这突如其来的大雪,皇上担心六皇子染了风寒,倒也是情理之中。”

“何况,因着这场大雪,皇上不是已经下令不会大办六皇子的满月宴了吗?娘娘可千万别气坏了自个儿的身子。”

魏贵妃却怎能释怀,她哪里只为了这件事情耿耿于怀了,实在是她执掌六宫这么些年,还从未见过顾氏这样不要脸的。

竟敢这样赖在万寿山,心安理得的享受着皇上的恩宠。

这若换做别的妃嫔,六皇子尚在襁褓不能回宫,顾氏难不成也那般娇弱不成,也该急着回宫来给她请安的。

可她,却偏偏这样心安理得。

更让她气不过的是,六宫众人因此没少看她的笑话。

想她堂堂贵妃之尊,如今风头竟然被顾氏给压了下去。

可心里再多的怨气,魏贵妃还敢对皇上的决定有异议不成?

也因着这样的颓败,她已经决定好了,六皇子满月宴那日,她便借病不往万寿山去了。

她怕自己过去,会真的被顾氏给气死。

永平宫里,娴妃也刚听到皇上准备留了顾珞和六皇子继续在万寿山,等开春回暖之后再回宫的消息。

对于这消息,娴妃倒也不意外,毕竟这突如其来的大雪,皇上不做这样的决定,才奇怪呢。

而且,比起这事儿,娴妃更耿耿于怀的是,明家大爷如今封了荣安伯。

娴妃虽也已经习惯了皇上宠着淑妃,可这样恩赏明家,这也是史无先例啊。

娴妃自然担心顾珞有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担心顾珞真的想着依仗明家。

石嬷嬷知道娘娘为这事儿忧神,可她却并不觉得明家会有大的造化。

“娘娘,皇上爱屋及乌,这又有什么?”

“这明家大爷,不也只是封了荣安伯吗?有本事他捞个公爵,侯爵。”

而且在石嬷嬷看来,明家人根本就上不得台面,哪里能和京城这些有底蕴的世家大族相比。

说再直白一些,明家如今这荣安伯,就是个笑话,不过是皇上为了哄淑妃娘娘开心,随意封赏的,还能真的有什么前程?

娴妃当然也不觉得明家能上的了台面,可她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毕竟,皇上这样宠着淑妃,未免也太过了些。

第65章顾虑“老爷,这明家若真的得了娘娘的……

六宫里,魏贵妃和娴妃因着皇上对明家的封赏,各有心思。

可比起魏贵妃和娴妃,宁国公府,大太太更是头痛。

这明家封了荣安伯,这便是皇上要抬举明家的意思。可明家算什么东西?当初那明姨娘不过是府中一个妾室,如今宁国公府却要认了明家这个亲戚,这大太太如何能想到,这样荒唐的事情竟然会真的发生。

而且,因着这事儿,大太太主动去找了宁国公,直接就道:“老爷,这明家若真的得了娘娘的器重,就怕日后真的有了造化,咱们国公府压不住了,可如何是好。”

到底做了几十年的夫妻,往日里再是生了嫌隙,可面对这件事情,宁国公和大太太其实是想到一块去了。

是啊,这娘娘到底是什么意思,怎就肯抬举起明家来了呢?

毕竟这些年,娘娘未曾和明家人有任何的接触,不该这样啊。

还是说,娘娘其实是心里有怨气,才想着以此来威慑他们的。

可不管怎么,皇上既然已经封赏了明家,那宁国公再是不愿意,也该请了明家人往府里来做客。

否则,这若他们宁国公府毫无动静,岂不让娘娘以为,他们还在因着当年的事情,瞧不上明家。

想到娘娘许会生了误会,宁国公直接就对着大太太道:“你这就去给荣安伯夫人下了帖子,就说请她过来吃茶。”

大太太一听就明白国公爷的意思了,可让她去给荣安伯夫人下请帖,她还是不由有些顾虑,担心道:“爷,老夫人尚在病中,您说若是闻着这消息,岂不要更是气坏了身子。”

这些年,宁国公一直不赞同母亲抓着当年的事情不放,之前也不过是碍着孝道,才没说什么。可现在,眼下都这样的局势了,他如何还能因着顾及母亲,而让娘娘动怒。

所以,直接就道:“母亲如今病倒在床,只要没人在她跟前嚼舌根,她还能晓得什么?”

听着这话,大太太怎能不知道,老爷如今是一股脑的想着支持淑妃娘娘和六皇子了。

所以,也不敢再多说什么,直接就让人写了请帖,送往荣安伯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