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十九年
忽必烈发现后人以“同胞”一词形容蒙古与汉人之间的关系,不禁陷入了沉思。
忽必烈放下手中的卷册,抬头望向窗外,思绪万千。
此时,耶律楚材,这位曾为忽必烈制定汉法的宰相,步入书房。
他察觉到忽必烈帝的沉思,便上前轻声问道:“陛下,可有忧心之事?”
忽必烈帝缓缓转身,面对耶律楚材,说道:“楚材,朕刚刚读到后人对蒙古与汉人关系的描述,言称两族‘同胞’。此言何解,汝可有见解?”
耶律楚材微微一笑,答道:“陛下,‘同胞’之言,实则表达后人对蒙古与汉人融合共处的认同。
自陛下定鼎中原,推行汉法,蒙古与汉人共事一朝,虽有文化差异,但情同一家。
此乃陛下以德治国,以仁心化异族之大功。”
忽必烈帝听罢,颔首赞许:“汝言极是。朕自幼学习汉家文化,深知‘以文治国’之理。
蒙古与汉人,虽种族不同,但同为天下子民,理应共享太平。‘同胞’之言,正合朕心意。”
耶律楚材接着说:“陛下,蒙古族人对您推崇汉法,虽有异议,但多因误解。
蒙古族人见陛下以汉法治国,国泰民安,亦渐生敬佩之心。
陛下推行汉法,实乃为蒙古与汉人共谋福祉之大计。”
忽必烈帝感慨道:“蒙古族人勇猛善战,汉人智慧深厚,两者结合,方能成我大元盛世。
楚材,汝继续辅佐朕,使蒙古与汉人真正如‘同胞’一般,共兴大元。”
耶律楚材躬身行礼:“臣定竭尽全力,助陛下实现此宏愿。”
忽必烈帝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