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节(2 / 2)

gu903();这样一想,再高大的前朝党争这会都没什么神秘感了。

娜仁用茶钟的壁压住自己微微抽搐的唇角,呷了口香茗,闭口不言。

也不知是缘分还是怎地,前朝皇太子出阁讲书那日,德妃偏生就发动了。而且她还生得十分顺遂,娜仁等人赶到没过一个时辰,稳婆抱着个大红襁褓出来,皱巴巴的小猴子一只,四斤一两重,在稳婆怀里闭着眼不安地哭着。

钮祜禄贵妃、佟贵妃、贤妃等人对视几眼,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还是宜妃轻嗤一声,将众人心中的话都一吐为快:“这孩子,生得可真是占着好日子,福分大着呢。”

佟贵妃是体面人,平时和德妃再不和,今日不也照样来了?这会也没开口嘲讽什么,只温温和和地笑道:“倒是她自个的缘法了。皇贵妃,妾身上有些不适,这会德妃也生了,小公主也康健着,没什么事,妾便先回去了。”

娜仁也没打算再在这凑什么热闹,干脆道:“也好,咱们便一处走吧。”

后来她随口问了唐别情一嘴,德妃有没有从太医院拿催产药。

唐别情但笑未语,娜仁便什么都明白了,低眉轻笑着,有些讽刺。

德妃这是打定了主意,要向太子那边靠拢了?

不过她如今膝下无子,想个法子拉拢太子倒也不失为可行之策。

就是不知道,等日后有了十四阿哥,她还会坚定地站在太子的队伍里吗?

可就未必了。

贤妃看了许多名门闺秀,瞧得眼花缭乱的,最终还是看中了吏部尚书科尔坤之女伊尔根觉罗氏。出身自然不必说的,吏部尚书官拜从一品,掌握着官吏晋升的生死命脉,可谓是大权在握,若是大阿哥成了他的女婿,可以说是很大的一份助力。

这倒也没什么,皇子福晋,自然不会选出身平凡的。

但据娜仁所知,贤妃选择伊尔根觉罗氏的原因是……某寺庙的大和尚说伊尔根据罗氏旺夫、有子孙运。

……旺夫,胤禔作为康熙的儿子,堂堂皇子,至少几十年内,运势都会很旺吧?至于子孙运,如果她没记错的话,伊尔根觉罗氏前几胎都是女儿,后来又为了生儿子难产而亡。

时人提起子孙运说的自然是字面上的“子”与“孙”,这样算的话和伊尔根觉罗氏仿佛没什么缘分。

娜仁对此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日宫外传来伴云得子的消息,她一边交代人将早就挑选好的礼物送去,一边忽然回过神来:当代的子孙运,可未必要求是自己生的。

便如伴云的公公的原配早逝,如今定国公府的大少奶奶是继妻,也是伴云的嫡亲婆婆,她公公的原配无子,膝下的嫡出子嗣均为继室所出。

但如今伴云所出的那个小子,也是要尊他公公的原配为祖母的。

那伊尔根觉罗氏的子孙运,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胤禔以后儿孙满堂,要知道那些孩子都可是要叫她嫡额娘与玛嬷的。

在娜仁记忆来,胤禔和太子政斗双双落败之后同被圈禁,太子一蹶不振,他却专心在家生娃,儿女一串串地生,薅了国家不少羊毛。

那都是日后的事,只怕这些年,贤妃是注定要失望了。

娜仁不由轻叹一声,委婉地劝了贤妃两回,看她半句话都没听进去的样子,只能无力地给她打了无用的预防针。

到不了到时候为了生儿生女狂风骤雨扫向未来的大福晋的时候,她帮着挡着点就是了。

对于当下的情况,她实在是没办法了。贤妃心甘情愿地被那和尚忽悠,并且对此深信不疑,欢欢喜喜地等着媳妇进门抱金孙,得了什么好东西都不忘赏给伊尔根觉罗府上一份。

简直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封建社会朴实而迷信的妇女光辉。

今年的选秀是提早办的,原因是某位皇帝陛下眼见将要入秋,女儿还迟迟没有回来的音信,在草原上忘情地与女婿携手纵马,终于按捺不住,示意内务府和礼部将选秀提早操办,然后开始准备巡视塞外、进行木兰秋狝。

小心思明晃晃的,满是山不就我我便就山,但偏生又得颇为矜持地表示是在京中待得骨头都僵了,想要出去打马遛遛。

对他如此行为,娜仁表示十分不屑,明目张胆地在他面前给皎皎写信,并在信中表示:你汗阿玛十分思念你们。

“谁思念安隽云那小子了?”康熙本来还打算嘴硬不认,看到那么“们”字便忍不住了,瞪圆眼睛无能狂吼,又不敢劈手去把娜仁写的信给撕了。

不管他怎么说的,木兰秋狝是板上钉钉的事,太皇太后也有些想念皎皎,表示也想跟着过去,康熙不大拿得定主意,再四询问了太医太皇太后的身体能否支撑远行,得到明确的好方向回复后,又有太后和娜仁在旁敲边鼓,才答应了。

太后敲边鼓是因为她也想去,太皇太后都能去了,康熙自然也没有拒绝太后的道理。

最后出行多了两位长辈,需要注意的事情便多了,种种琐碎,直到八月末快九月初了,众人才从京中动身。

随行的嫔妃无非那些人,钮祜禄贵妃与佟贵妃留守京中,钮祜禄贵妃是因为小公主身体不好,她放心不下,佟贵妃是因为自个身子坚持不住长途跋涉;余者,小公主年幼离不得人,德妃也没动身。除此之外,宫中另外三妃皆在随行之列,还有底下育有皎定的兆佳氏、皎淑的郭络罗氏,因康熙把能远行的女儿都带上了,她们便也随行在列。

倒是儿子们,康熙只带了胤禔、胤礽、胤祉与胤禛四个,因留恒也在随行队伍当中,五阿哥却不在其列,宜妃心中颇为不满,但嘟嘟囔囔地,也不敢在娜仁或是康熙与旁人面前发出来,只有对着郭络罗常在才能念叨几句。

郭络罗常在满是无奈,只能苍白无力地宽慰着她。

宜妃是怎样想的,娜仁并不关心,只快快乐乐地收拾东西打算去找女儿看热闹。倒是荣妃,虽然得了康熙多留女儿两年的准话,却也只是暂时松了口气。

如今木兰秋狝,皎娴随行,她联想得不免多了,拉着娜仁打探娜仁娘家那边有多少出色儿郎。

娜仁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你要她将老家和京师的漂亮姑娘、京师中的帅小伙念叨念叨,她或许能说出一些。

老家的漂亮姑娘她能够了解,纯粹是因为她大嫂和她大哥青梅竹马,算是照顾着她长到六七岁上的,对她是什么尿性心里有数,偶尔会在来信中说两嘴。但出色儿郎……皎皎不会嫁回蒙古这一点娜仁大嫂早就知道了,也就没有在信里多介绍什么,毕竟姑嫂间的书信来往,都是早为人妻、有子女的,又没有适龄要嫁的女孩,总提人家出色的男孩算什么?

故而佛拉娜这个问题她实在是回答不出来,见她这样子,佛拉娜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无奈地轻叹一声,苦笑着道:“是我病急乱投医了。可我总想着,皎娴总不能盲婚哑嫁过去。”

这时代多的是盲婚哑嫁,指的却是男女之间,而不是两个家族与双方父母之间。

就爱新觉罗氏这些宗女,嫁到蒙古去,多的是什么自家堂姐、姑姑做嫂子、婶婶的,都罩着呢!

皎娴贵为公主,嫁过去不愁日子不好过。但为人母的,佛拉娜还是放心不下,总想将那些可能成为二公主额附的蒙古儿郎都变成知根知底的存在。

娜仁算是她接触这些消息的最好途径了,结果这个“途径”自己也一问三不知。

她又开始打听娜仁娘家侄儿,那日苏家里的其柏早有了妻子,孩子都抱上了,别的又还小;其勒莫格家里的小崽子也小呢。她打听的重点便在娜仁的大哥膝下孩子们身上,但娜仁大哥的孩子合适的也已有了婚约,叫她好不失望。

“你就这样看好我家的孩子?”娜仁一扬眉,乐呵呵地打趣,“皎娴知道你这么着急吗?”

“我这不是想着,好歹你我也算知根知底,你是个好性子,你哥哥们我也都知道些,你家的孩子自然也不会差。”佛拉娜又摇摇头叹了口气,复又笑了,“也是,皎娴自己都不着急。但我怎么可能不着急呢?我这辈子,就剩下她和胤祉了啊。”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