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殿。
刘渊翻阅着余来明主编的《元代科举与文学》一书,此书记载了元代科举进士的名单。
昨日,经由礼部、中书省、翰林兼国史院的反复审查,终于,殿试名单新鲜出炉。
共有百人突围。
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别二十五名。
“刘基,字伯温,江浙行省乡试第十四名,会试第十八名?”
刘渊看了看手中的书籍,又看看礼部递交的最后名单。
“史书中记载,刘伯温应该是第二十六名或者第二十五名,怎么涨了这么多?”
“难道是时间提前的缘故?”
刘渊也没打算深究。
变就变吧,已经不止一件事情改变了。
史书中的记载就当做借鉴参考。
他比照着礼部名单和史书,在一张纸上勾勾画画,记下一些人的名字,以备后用。
这些人不愧是万中挑一。
能在元朝科举入仕名额如此之少的情况下脱颖而出,都不是无名之辈,好几个都做了省级高官。
还有几个在元史中留下了名字,写在了元史忠义传中。
只不过都比较简略,也不知道具体人物情况。
所以挑选标准就两个:能力、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