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政教授今年五十八了,在教学上已进入半退休状态了。但是在学术界的影响还非常大,兼任着许多协会的理事长或理事。
平生最得意的有两件事,一是桃李满天下,其中不乏栋梁之材。二是著作等身。他学术成果丰富,所写的著作加上参与编辑的著作加起来已有他两人高了。近年来,他已很少讲课,更不带研究生了!在职研究生更不愿意带。这些人,有几多是想来学东西的呢,大多是来镀金的,为将来晋升打打基础。最近几年,他之所以痛下决心不带研究生了,是因为他发现来读他的研究生的人动机不纯,他们是想利用他的关系与人脉啊!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他感觉到了耻辱。一个教授不是靠自己的学术成军引学生,而靠高层次的关系网来吸引学生,是一种悲哀啊!
这天,韩教授收到了一封信,信中是一叠文稿,文稿的题目是:韩政管理思想研究。
韩政一看这题目,心里就很高兴。自己研究别人这么多年了,还一直没有被人研究过。被人研究可是学者的一大骄傲啊!
文稿正文前有一小段话:
韩教授:我是省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的一名学员,来校后仰慕您的学识文章,遍读您的著作,觉得学术界还没有展开对您的专题研究实在是一个疏漏。因而自不量力,尝试着写了几篇研究您学术思想的文章。班门弄斧,请您指教!
落款是:张明
韩教授又看了看正文,文笔很好,思路也很清晰,但可惜学术底子还很浅,显得很幼稚。
但是韩教授很满意。干训班的学员能有这个水平就相当不错了。写出这样的文章是要花很大功夫的。这个青年不错,与那些只知道拉关系走后门的干部油子们是有本质区别的。一定要见见他。
他打电话给干训科,说要见一见干训班的张明。
按约好的时间,张明提了一篮水果,来到韩教授家。韩夫人也在家,她听丈夫夸过张明,但未见其人。见张明一表人才,十分喜欢。连忙招呼他坐。
按约好的时间,张明提了一篮水果,来到韩教授家。韩夫人也在家,她听丈夫夸过张明,但未见其人。见张明一表人才,十分喜欢。连忙招呼他坐。
韩教授细看了张明的面相,正好属于那种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之相。眼睛里有一股极旺的精气神在。他观人多年,知道这是腾达之相。如果能够得贵人相助,在官场上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当然,这些话暂且留到以后再说。他开始和张明聊了起来。张明知道和长者谈话,主要是发挥耳朵的作用。韩教授因为碰到了一个好的倾听者,谈兴很浓,从自己的求学之路谈到学术思想,又从个人的生活哲学谈到当今时势。张明不时地拍拍小马屁,韩教授也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张明知道和长者谈话,主要是发挥耳朵的作用。韩教授因为碰到了一个好的倾听者,谈兴很浓,从自己的求学之路谈到学术思想,又从个人的生活哲学谈到当今时势。张明不时地拍拍小马屁,韩教授也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快到饭点的时候,张明礼貌地告辞。韩夫人却不准张明回,非要留张明用饭。张明也乐得留下来。
这一天张明没有和韩教授谈读研的事。办事不能操之过急,动机太明显会引起人的反感。
多去了几回之后,张明才巧妙地把话题引到了这个方面。他略带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