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1 / 2)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个太皇太后关系很好,但是哈日娜跟太皇太后口中老实的裕亲王,关系着实一般。基础也不是很多。

因为哈日娜很不喜欢福全这种不纯粹的人。

就连康熙好奇的看向哈日娜,有些不明所以。

哈日娜却无所查道:“汗阿玛是当今人皇,您今生做错的事情,在临死前求的他的宽恕之后,下面就没法子给您定罪了,这样就能免去责罚,投好胎了。”

说完哈日娜转头看着康熙跟梁九功,抓了十几个种子,当着福全的面,催生了两碟子草莓。给康熙跟梁九功一人一碟子,就转身出去了。

福全彻底傻眼了,看着康熙自如的吃着草莓,梁九功从怀中拿出荷包在一旁边吃,便接着康熙吃剩的梗,颤抖着嘴唇道:“五……五福晋……她……”

“她是仙女下凡,天上管人间草木的。”梁九功顺嘴回道。

福全恍惚了,五福晋如果是仙女,那么皇上呢?她说皇上是当今人皇,所以……看着康熙,福全这次连嫉妒都生不起来了。

一想到当初皇上有意让哈日娜做自己的儿媳,福全就想回到过去把不省心的儿子打死!

康熙还在伤心中,自己的二哥终将要离自己远去了。但是下一秒,他就伤心不起来了。

因为彻底相信哈日娜人设的福全,想着自己快死了,儿子也不是多孝顺,还是先管我自己算了。

恍恍惚惚中从裕亲王的寝室出来,看到哈日娜叉着腰在跟保泰福晋以及她身后的侧福晋朱氏在争吵。

当然是哈日那一对二,就算不占主场优势,依旧气势汹汹,看着好不嚣张!

哈日娜对于他塔喇氏拐弯抹角的询问,很是不厌烦,直接道:“听不听得懂人话,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担心裕亲王,我才跟了汗阿玛过来问候的,怎么?问东问西,管得这么宽?真是猪鼻子插葱装相!”

“还有明知道伯王不喜欢朱氏这个侧福晋,还非带过来,我看你才是居心不良!”

他塔喇氏刚想发火,就看到康熙出来了,瞬间眼泪就掉下来,好不可怜道:“我不过是想来问问阿玛如何了,五福晋你作何这么不讲理?”

“为什么不讲理?我对着讲理之人自然讲理,对你这种阴险小人,自然没什么道理可言!”哈日娜理直气壮道:“我可是有汗阿玛撑腰的,你再算计我,我……我下次就动手打你!”

“哈日娜!”康熙原本因为福全所坦白的事情正在生气,看到哈日娜这么闹腾,心里不知怎么就舒缓了很多。

哪怕福全说了自己做了那么多的恶事?

甚至在背后算计自己,可如今的结果就是自己依旧是皇帝,而他却只是一个濒临死亡,想求自己宽恕的亲王而已。

哈日娜听到叫声,直接扭头看着康熙就告状道:“汗阿玛,裕亲王世子福晋带了她家侧福晋欺负我!”

他塔喇氏瞪大了眼睛,谁在欺负谁?

自己刚来,刚问了两句话,就被叫过来指着鼻子骂,自己回嘴了吗?

康熙闻言轻蔑的看了他塔喇氏一眼,开口对哈日娜道:“欺负了你,你就拿鞭子抽回去!朕给你撑腰!”

“好嘞!下次我就抽,这次没带鞭子!”哈日娜欢快道,她就知道汗阿玛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第105章

若非看在福全的面子上,康熙对于保泰也不会这么纵容。

这么多年来,康熙一直以为他跟福全算得上的兄友弟恭,自己对这个哥哥虽然偶有亏欠,但是绝对没有对不起他的事情。

甚至想着他不行了,封个铁帽子让他走的安心,结果……

从未想过福全对自己竟然满是怨念。

凭什么埋怨自己呢?

当初他自己说的‘愿为贤王’,所以在他说出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今生君臣的身份,凭什么又不甘心呢?

不甘心就罢了,私下还做了这么多恶心自己的事情,不仅挑拨自己跟其他弟弟之间的额感情,挑拨宗室对自己的埋怨,还挑拨自己的儿子不和?

甚至跟妃子勾结……

康熙简直要气炸,根本就说不出我宽恕你的话。

“哈日娜,我们走!”康熙看着哈日娜得意洋洋的模样,心里的愤怒小了许多。

毕竟不管福全再怎么埋怨,私下怎么挑拨,可如今自己依旧是君王,而他还是臣子,生死掌控在自己手中。

自己的儿媳妇可以随意的训斥对方闭嘴,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见自己想见的人。

康熙缓了缓,就准备离开,可是此时却听到太医说福全不行了,福全真的要死了?这些年他做的过功绩,给过自己的帮助又猛地映入脑海。

才叹口气,康熙回头走回去,对着弥留的福全道:“朕宽恕你的罪!”

福全原本涣散的眼神,流出泪水,然后闭上了,面容极其安详。

福全的葬礼上,胤礽看到哭的跟死了亲阿玛一样,悲痛万分的胤禩,难得柔和的拍拍他的肩膀道:“有你这么孝顺,伯王定然是能安息的。”

回去胤礽还跟康熙检讨,原以为八弟最为冷清,他的福晋跟良嫔不合,因惠妃问及为何苛待当初教导胤禩人事的两个姑娘,结果被起顶嘴。

因为这两件事,胤礽一直都对胤禩瞧不上,良嫔有生恩,惠妃有养恩,结果最后还护着自己的福晋,她忤逆了圣母养母,胤禩却只会磕头赔罪,还对郭络罗氏多加维护……

光这一件事儿,胤礽一直瞧不起胤禩。

但是如今看着伯王去世,哭的情难自已的胤禩,胤礽对他的印象稍微改观了一些。

康熙听着胤礽感慨,原来胤禩并非天生冷血之人,自己竟是误会了对方,顿时压下了心中想要告诉他实情的想法。

一如福全的猜测一样,康熙看着被自己保护得很好的太子,太子不缺心计谋划,就是心太软,皇帝不需要一味的宽仁,更需要的是冷静。

想着早早就退出的老大,跟神隐的老四,思考一番,还就真的发现胤禩是自己能选择的最好的磨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