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国医 !
“郭老,那我现在该怎么做,我已经习惯了勤奋,您突然这么说,我有些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方寒虚心求教。
这一次方寒是真的开始钦佩这些老一辈的中医名家了。
人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果然没错。
自从得到系统,方寒下意识认为自己已经不需要老师了,无论什么技能他都可以从系统兑换,即便是他现在早起查房,晚上下班兼职,其实也只是为了完成系统的任务,积累临床经验也只是为了获得技能点,从内心深处来讲,他并不是为了学医而学医的,一切都是为了尽快获取技能。
然而和郭文渊一席谈话,方寒这才明白,有些东西不是系统可以兑换到的,系统可以给他灌输技能,灌输医疗经验,但是却没办法给他灌输人生阅历,没办法告诉他学医路上该怎么走。
“心态。”
郭文渊笑着说了两个字。
“心态?”方寒有些不是很明白。
郭文渊笑着解释:“心态调整好,不要急,不要燥,人要有目标,但是却不能总去看目标,目标其实只是一个反向,向着正确的方向走,不要去考虑你距离这个目的地还有多远,只要你一直在走,没有停留,没有绕路,没有回头,你始终都在接近目标,在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你要是一直看你距离目标还有多远,是会影响你的心态的,有时候甚至会让你泄气。”
方寒听明白了,这就好比马拉松,假如刚开始你距离终点十公里,即便是你已经跑了两公里,距离终点还有八公里,你要是一直想着我还有八公里,或许真的会泄气,不去想,只是跑,终点会越来越近,最终你会抵达终点亦或者超越终点,即便是没有抵达,也比你刚开始起步距离终点近了很多很多。
目标只是给自己竖立一个方向,不让自己盲目,就像是之前郭文渊所说的圆心。
“同时也要多看书,多看经典,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把经典读到骨子里,你就会发现很多时候你不用刻意去想,你看过的经典也会自然而然的用得上。”
郭文渊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又给方寒倒满:“所谓厚积薄发,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你刚开始感觉到自己进步快,是因为你之前的学习积累,当你临床实践的时候,那些积累也在不断的熟悉,不断的被你掌握,所以你感觉到进步快,当你的积累用完了,你的进步自然就满了,也就感觉到自己进入了瓶颈期。”
方寒若有所思。
郭文渊继续道:“什么是瓶颈?现实社会又不是电视上演的武侠小说,没有什么真正的瓶颈,你遇到的瓶颈只是因为你之前获取的知识不足以让你进步,这个时候你就要学习吸收新的知识。”
方寒想了想道:“您说的我好像明白了,如果说我获取的知识是冰块的话,那么当它融化成水就代表我掌握了它,瓶子里有还没有融化的冰块,那么只要你加热,水位自然会上升,可是当瓶子里面的冰块已经全部融化了,你无论如何加热水位也不会上升,甚至还会稍微下降,这就是瓶颈?”
“不错,你总结的很到位,这个比喻也很形象。”郭文渊笑着点头。
“我懂了,谢谢您。”方寒再次道了一声谢。
“不用客气。”
郭文渊笑着道:“我已经八十多岁了,到了我这个年龄,早已经知天命了,人也没有太大的追求和欲望了,现在对我来说最值得高兴的事情就是能看到像你一样的中医人,后起之秀,扛得起中医的脊梁。”
方寒正色道:“您这么说我有些惶恐,我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做什么,不过您老放心,我既然学了中医,就一定会把它学好,学精。”
“这就够了。”
郭文渊点了点头,回头向边上的小萝莉道:“萌萌,带你方大哥去书房。”
小萝莉愣了一下,急忙站起身,刚才她都听的入迷了,虽然她有些听不太懂,但是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和曾爷爷聊这个长时间的。
郭文渊的书房很大,书房里面三排书架,密密麻麻全是书,有的书方寒以前看过,比如《伤寒论》、《千金方》、《黄帝内经》之类。
有一些书方寒以前听过名字,却没读过,比如《济阴纲目》、《金匮要略》、《景岳全书》、《脉经》等。
还有一些方寒之前甚至都没怎么听过,比如说《证治心传》、《济阴纲目》、《褚氏遗书》等。
方寒随意抽了一本书大概翻看了两下,发现里面竟然有着密密麻麻的注解,又抽了一本,里面同样是密密麻麻的注解。
连续翻看了十多本,方寒是彻底惊呆了,每一本书里面都有注解,这些注解都是郭文渊的笔迹。
整个书房三排书架,书籍足有数千本之多,如果说每一本书都有郭文渊的注解,那.....简直太让人吃惊了。
不说注解,就是把这里面的所有书看完,也绝对不是小工程,更何况还要注解,要注解就要理解,要领悟,而且为了保证这些注解的准确性,还要翻查一些资料。
“国手,大医。”
方寒口中喃喃,这一刻他有些明白什么是国手大医了。
国手,大医,并不仅仅是一种称呼,而是一种传承,是一种责任,人都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国手大医那都是站在杏林界顶端的一群人,正是因为他们站得高,所以他们也要承担起中医的传承。
整个书房的书籍就是整个杏林界的宝藏,这是一笔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财富。
一边感慨,方寒一边抽了一本书认真的看了起来,渐渐的就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边上的小萝莉原本还打算和方寒说话呢,看到方寒看书看得那么认真,也不好意思打扰,推出去关上了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