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青春燃梦火(1 / 1)

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金色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如碎金般洒落在大地上,形成一片片美丽的光影。方广田主任迈着沉稳的步伐,来到了我家所在的那个简陋的小院。院子里,几只小鸡正欢快地觅食,为宁静的院子增添了几分生机。

方主任轻轻敲了敲我家那扇有些破旧的门,清脆的敲门声在院子里响起,仿佛是命运的叩门声。我打开门,看到是方主任,心中涌起一股惊喜和敬意,赶忙把他迎了进来。

方主任坐在那张微微摇晃的凳子上,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许和鼓励,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心中的梦想。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我看出你是一个有追求、有志向的好青年。在如今的年轻人中,像你这样有坚定信仰,有吃苦耐劳精神,有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的品格,有谦虚谨慎、勤奋学习的欲望,有严格要求自己行为性格的人,确实难能可贵。我在历次会议上表扬你、夸赞你、推举你,都是发自内心的。”

他顿了顿,接着说:“我希望通过我们的举荐,能让你尽快过渡到大队主要干部的领导岗位上。大队书记宫礼宽同志让我先来和你沟通交流一下,听听你的想法和打算。”

我坐在方主任对面,心中充满了感激。我坦诚地对方主任说:“方主任,我高中刚毕业不久,在生产队参加劳动锻炼的时间也不长,却得到了您和大队干部们的信任和重用,我真的非常感激,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我会把你们的帮助和关怀当成动力,一如既往地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努力打拼,为改变家乡的面貌贡献自己的力量,做出优异的成绩,不辜负领导们的期望。”

我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在此同时,我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我想如果有机会,继续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因为我现在经常觉得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还不够,工作效率不高,力不从心。以我现在的知识水平,是适应不了不断变化的形势的,更谈不上有多强的工作能力了。我希望在接受您们培养教育的同时,积极劳动锻炼,利用晚上的时间补习文化知识。努力在接受贫下中农教育满两年后,能有被推荐报考大学的机会,哪怕是社来社去的大学也可以。如果在这期间能应征入伍参军,我也愿意站出来让祖国挑选。”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高考还没有恢复。所有的初高中生如果想要继续读书上大学,必须在学校初高中毕业后,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满两年后,才能由贫下中农先推荐再进行文化考试。实际上,那个时候只要被推荐上了,考试就如同走过场一般。所以,我当时立志在农村苦干两年,再让贫下中农推荐我上大学。万一推荐受名额限制或其它原因推荐不上,就应征参军。

方主任听了我的话,微微皱了皱眉头,思考了片刻后说:“甄皓啊!念大学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工作,当兵保家卫国也是为革命工作。而现在你在河口无论是政治条件,个人素质,还是领导的关心都很优越,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公社干部中,包括县里干部也有在大队干部中干出来的。你明白吗?”

我轻轻点了点头,接着方主任的话说:“方主任,我说的和您说的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地方。我讲的不是一定要做干部,一定要在干部岗位上一级一级往上爬,从小干部做到大干部。我是想让自己逐渐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素质、有水平、有能力的人,不管在那里都能发挥作用,为人民服务。”我停顿了一下,目光坚定地看着方主任,转过话锋接着说:“不过,当前我会按方主任及大队各位领导的要求,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下去的。”

方主任听了我的话,满意地笑了笑说:“这就对了嘛。”我们的交流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但我的内心却像平静的湖面下涌动着暗流。我既感激方主任和宫书记对我充满希望和信任,又担忧他们误解了我,使我难圆当兵或大学梦。

时光流转,到了一九七七年九月份。河口中学的校园里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氛围。虽然文化大革命已经宣布结束近一年,但一些不良影响还没有完全肃清,一些路线还存在问题,全党全国全社会还没有把工作重点完全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学校的活动仍然带有一些特殊时期的政治色彩。

我被邀请回校作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情况汇报。走进校园,那熟悉的教学楼、操场、教室,一切都显得有些陌生又熟悉。操场上的红旗在风中飘扬,却似乎少了几分往日的活力。

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的学弟学妹们那一双双充满好奇和期待的眼睛,心中感慨万千。我开始讲话,我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我既讲了在回乡一年在生产劳动中的收获和感悟,每一个清晨的劳作、每一次与社员们的合作、每一滴汗水背后的成长,都化作我口中生动的故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田间地头,我与土地为伴,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和农民的辛勤。每一次弯腰插秧,每一次挥动锄头,都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我学会了坚韧不拔,学会了与困难作斗争,也学会了珍惜每一份劳动成果。”

我又触景生情地讲了自己对学生时代的怀念,那些课堂上的欢声笑语、与同学们的纯真友谊、老师的谆谆教诲,都如同电影般在我眼前闪过。

“曾经的我们,在教室里追逐知识的光芒,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分享快乐。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充满了梦想和希望。如今,虽然我离开了校园,但那段回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我表达了对学习文化知识的渴望,就像久旱的禾苗渴望甘霖一样,对现有在校生能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读书学习的羡慕之情。